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福建省 > 福州市 > 鼓楼区历史人物介绍3

鼓楼区历史人物介绍3

  林震(1918~1989年)原名汉卿,闽侯县人。早年在南街利亚大药房当学徒。民国27年(1938年)春,到新四军皖南军部军医处工作,后担任“江南抗日义勇军”后方医院院长。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为解决病员缺医少药问题,7次冒着生命危险,进入被日军占领的上海市,学习医疗技术,动员上海同仁医院、宏仁医院、同德助产学校等医务人员和青年学生数十人到后方医院,从事抗日医务工作;扮成商人,从上海敌占区购买大量药品、医疗器械,运送到后方医院。而且妥……[详细]
  李良(1918~1969年)原名林曾同,字同甫,闽侯县人,林则徐五世孙。生于北京。民国23年(1934年)考上北京大学外文系,攻读英国语言文学,并自修德、法语。民国27年毕业后,在德通社等处担任翻译工作。民国34年,李良在北京参加中共华北城工部。民国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天津市-侦察组长、副科长,侦破过多起敌特颠覆案件。后任天津公安学校副校长、天津南开大学英语教研室主任、外文系副主任等职。1965年,李良奉派出……[详细]
  王助(1914~1941年)闽侯县(今鼓楼区)人。民国19年(1930年)入福州英华中学念书,加入中共的外围组织“反帝大同盟”。翌年夏,出席在上海召开的反帝大同盟远东大会。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1年秋,考入北平(现北京)燕京大学。因领导-,组织--,引起学校当局注意,党组织调他回福建工作。民国22年秋,王助转入厦门大学经济系学习,发展校内“反帝大同盟”组织,成立党的外围组织“现代文化社”,吸收进步学生200余人参加,出版《现代文……[详细]
  郑挺(1913~1941年)原名英华,化名郑冠音,闽侯县人。民国21年(1932年)从福州理工中学毕业后,考入上海大同大学理化系,开始从事进步活动。民国24年秋被捕,一个月后获释。“一二·九”运动爆发后,上海学生积极响应,郑挺参加--,宣传抗日救亡活动。民国25年,组织救亡团体“日东研究会”,当选为时事研究会干事。同年夏天,又被秘密逮捕,在狱中进行-斗争。“七七”事变后,经营救获释。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7年,回福州,改名郑挺。中……[详细]
  施挺钦(1911~1987年)字仁深,闽县人,家住东门。挺钦生于业医之家。在省立福州一中毕业后,拜福州平民医院名医林文基为师。民国23年(1934年)起,先后进福州市中医社和福建医校深造。后由福建省卫生处派往建宁卫生院任医生,历松溪、建瓯等县,后任建瓯县医院院长。闽北山区,山岚瘴气,疟疾、麻疹等病长年流行。挺钦安心山区生活14年,治好病人数以千计。1950年3月,返回福州,在大根区开诊所。每年麻疹流行季节,在东门一带设立多个治疗站,为病……[详细]
  谢义耕(1911~1986年)原名荔生,字义耕,号二无,以字行。闽县人,世居水部龙庭境马育亭。少喜古典诗歌和传统书法;家贫在城内中药铺当学徒,工余仍勤学不辍。后经督军署参谋长张哲培举荐,入政府任文牍之职。因办事诚谨,积资升任省政府助理秘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省人委办公厅工作。义耕诗工七绝,尤精篆、隶书法及篆刻,亦善绘兰、竹。其书法以小篆、汉隶碑刻为宗,字体宽博舒朗,行笔圆润,喜伊秉绶法度,方圆溶参自成一格;篆刻以汉为宗,古拙朴茂;……[详细]
  林舒谦(1911~1983年)笔名一竿、纪零、萨兰、萨任夫,闽县人,家住今鼓楼区817北路。早年入省立福州高级中学。民国23年(1934年),考入厦门大学中文系,未毕业即离校。抗日战争期间,担任战时民众巡回教学团团长,率团往各县演出,宣传抗日救国。从此,长期从事剧本写作,成为专业剧作家。1954年,整理闽剧传统剧本《炼印》,参加华东区首届戏曲观摩大会,获剧本一等奖,并由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成戏曲艺术片。1958年,创作《六离门》,由省戏……[详细]
  林白(1911~1971年)原名威廉,化名林泉、林二泉、老张、老李、王先生等,闽县人,家住玄坛庙街(今贤南路)。民国12年(1923年),入尚友堂旧制中学,后入私立福州东瀛学校日语专修科。民国17年,入海军陆战队第二独立旅三团学员连,后在晋江警察局、霞浦海军陆战队工作。民国21年,到十九路军六七一师任中尉排长。“闽变”失败后从晋江回福州。民国25年初,秘密组织“现代学术研究社”和“福州大众社”,开展抗日救亡工作。民国26年5月,大众社遭……[详细]
  柯凌登(1911~1950年)闽侯人,家居龙山巷。14岁到上海亲戚家,边打零工、边读书。后经同乡介绍,到海军“同济”号当水手。3年后提为海军少尉。因参与士兵反-行列被开除。民国27年(1938年)夏,经八路军驻长沙办事处介绍,赴延安入陕北公学和抗日军政大学学习,结业后,在团、旅、师司令部任作战参谋和教育参谋。民国3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9月随部队赴东北,任作战科副科长,参加四平街保卫战。民国32年9月,部队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二……[详细]
  孙浩铭(1909~1975年)字家宪,家居善化坊,七代从事中医妇科的中医世家。浩铭毕业于福州中医学社,在福州南街大生-店开诊施治。浩铭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治愈许多妇女的疑难病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浩铭任福建省人民医院妇科特约医师。1957年,受聘为福州市人民医院妇科主任。先后当选为福建省政协委员、福建省人大代表。浩铭日间忙于诊务,晚间伏案夜读和著述,主要论文有《妇科基本功》、《辩证论治加草药治疗崩漏观察》、《论逆经》、《同病异治》等……[详细]
  石美瑜(1909~1990年)号可珍,闽县人,家住东街。民国19年(1930年),毕业于私立福建法政专门学校法律系。民国21年,在江苏省高等法院刑事庭任推事,期间参加全国司法考试,名列榜首。民国34年,日本投降,在审判大汉奸陈公博、缪斌等时,执法严明,深受好评。翌年2月,出任直属-南京审判战争罪犯军事法庭少将庭长。民国36年2月,主持南京军事法庭,判处参与-的主犯、日军第六师团少将师团长谷寿夫死刑,又将参加杀人比赛,杀害中国军民达500……[详细]
邵循正 中国历史学家 (19091973)
  邵循正,中国历史学家,字心恒。1909年11月21日生于福建侯官(今福州市)。1924年入福州英华书院,1926年入福州协和大学。同年秋入北平国立清华大学政治学系攻读国际法和国际关系。193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法学院政治学系,同年入清华大学研究院,在蒋廷黻指导下专攻中国近代史。所著硕士学位论文《中法越南关系始末》二十余万字,被选刊于清华大学研究院毕业论文丛刊。1933年获清华大学研究院史学硕士学位。1934年初赴欧洲留学,改习蒙古史。在法……[详细]
  沈祖牟(1909~1947年)字丹来,侯官县人,世居宫巷,系沈葆桢的嫡玄孙。少年时代着手搜集乡邦文献、历史掌故及家乡风味食谱等资料,自编自印《四声月刊》。祖牟就读福州英华中学,受“五四”新文学运动影响,从研究旧诗词转而创作新诗。后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因该校发生“撕毁国旗事件”,祖牟愤而离去,改读于光华大学。曾在《新月诗选》发表《瓶花》等诗作,深受诗人徐志摩的赏识。不久,祖牟在厦门主编《南天诗刊》,同时为《真善美》、《异军》、《文学社》和《……[详细]
  陈桐雨(1908~1982年)又名实怿、沁,侯官县人,祖居桂枝里。其家六世行医。民国19年(1930年),进入福州中医学社学习3年。民国24年起,在祖居桂枝里开诊。桐雨继承祖传中医,兼学西医,总结临床经验,收集民间单方、验方,博采众长,医术日精,尤以医治小儿麻疹闻名。1950年夏,一患儿麻疹后绕脐腹痛,口吐蛔虫。桐雨见患儿舌质红,苔黄燥,脉象数,细加询问,知系患儿麻疹后多吃了荔枝,致胃火炽盛,迫使蛔虫上窜,遂给服清热安蛔汤,合重剂石膏。……[详细]
  吴皎如(1908~1981年)侯官县人。民国14年(1925年),考进上海复旦大学,后转读上海南洋医学院。民国19年毕业后,在省、市卫生试验所从事研究工作。民国37年,获得世界卫生组织奖学金,赴美国狄根州和纽约州卫生研究院进修。1949年11月回国,在福建省卫生试验所细菌病理课任课长,创建病毒实验室,开展乙脑病原学、流行因素和实验诊断研究。1953年,皎如从脑炎死者脑组织中、患者血液中分离出病毒,首次证实福建省乙型脑炎病毒的存在及其与脑……[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