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平邑县历史人物介绍5

平邑县历史人物介绍5

  王顺民(1903—1976)蒙阴县东儒来村人。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任村支部书记后, 积极推广科学种棉。使山岭地上的200多亩棉花亩产皮棉百余斤。1956年他被评为省农业劳动模范,并赴京参观,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翌年,专署调他到平邑县示范种棉,被誉为“植棉能手”。……[详细]
  刘柱新(1908—1974)平邑县大井一村人。山东省劳动模范、华东水利特等劳动模范。1948年参加民工队支援前线,被评为支前模范。1950年自愿参加导沭整沂工程建设,在开挖河道中,他一人担任全班的劈石任务,创造出搜石根、孤立大石、寻石格、找石纹一套系统的劈石方法,实现了日开石方12立方米的最高纪录,被评为导沭整沂工程一等模范。 9月22日,出席了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2月,……[详细]
  马健(1897—1974) 原名马振经,字为九,今流峪镇乐平庄人。曾在本村教过私塾,在大连当过码头工人,后回家务农。他为人正直,办事公道,在群众中享有较高的声望。“七七”事变后,他为挽救民族危亡,在当地组织抗日武装,投身革命事业。1938年7月被选为南阳乡副乡长,组织了100多人的武装。同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冬,费县五区游击大队成立,任大队长。1939年3月,五区游击大队改名为“八路军费县第三游击大队”,马健继任大队长。7月,任八路军津……[详细]
  潘桂兰(1919—1972)女。平邑县东固村人。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建立后先后任小平安庄村党支部副书记、书记。带领群众开展农田水利建设,打井2眼,改造河滩200亩,改善了生产条件。1957年被评为省农业劳动模范。……[详细]
  高启文 (1915—1972)平邑县高泉庄人。华东支前担架英雄。1946年6月,参加平邑一区担架队,支援解放韩庄的战斗。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9月,他随平邑一区担架队开赴鲁南,担任第二中队中队长。在傅山口、泥沟等战场上,被评为抢救伤兵模范。在支援宿北战役中事迹突出,被“一”总兵站评为“担架模范”。1947年春节前后, 带领担架队的48名成员、9副担架开赴莱芜战场。冒着敌机轰炸的危险, 带头将华东野战军的9车炮弹运送到安全地带,并先后抢……[详细]
  赵连科(1899—1972)平邑县龙汪河村人。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担任村长。新中国建立后,他带领群众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大力发展畜牧业。至1957年,全村生猪存栏1000头、 羊300只,还办起15处养鸡场和养猪场。1957年被评为山东省农业劳动模范。……[详细]
  杨青山(1906—1972) 今地方镇红石岭村人。1929年,投身于冯玉祥所属部队当兵。1931年12月参加江西省度县武装暴-动 。之后,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十五军当警卫员。1932年6月,在广东水口战斗中表现突出,受军政治部奖励。1933年8月,在江西省会昌县补充师任连长。1934年7月,任三军团四师十三团连长。反围剿中作战勇敢,指挥灵活,屡次冲入敌营,出其不意地歼灭敌军。同年,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曾两次负伤。到达延安后,任四……[详细]
  刘次恭(1908—1971) 又名刘学宽,今地方镇人。1924年考入山东省立第二师范(曲阜)。上学期间,时值发生国民革命军北伐、国民党叛变革命等重大事变,学校的进步学生在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不断掀起反封建的浪潮,刘次恭积极参加了这一斗争。1930年毕业后,先后在单县一小、济宁一小,费县、临沂、掖县、昌乐等县任教。卢沟桥事变后,昌乐讲习所解散,他和同校教员李华舫一起到兰陵同学杨只辰(杨文田)处组织游击队,后到临沂抗日民众动员委员会工作。1……[详细]
  刘砥石(1917—1970) 名国柱,字砥石,今仲村镇北仲村人。1936年费县师范讲习所毕业后在李家庄小学任教。在上学和任教期间,接受共产党的教育,立志投身革命。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被选送到八路军山东干部第一期训练班学习。1939年春,任中共费县六分区委书记,组织发动当地民众,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40年1月到山东分局党校学习,先后任支部书记,组织科长,政治指导员等职。1945年、1946年先后任中共费县和平邑县委组织部部长……[详细]
  徐思美(1904—1969)平邑县里山蒋村人。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建立后,带领群众开展互助合作运动,1951年被评为山东省农业劳动模范。1953年后,带领群众整地造田300亩、 植树万株、建果园70亩。1956年被评为省农业建设积极分子。……[详细]
  薛玉美 (1940—1966)女。平邑县西皋村人。全国劳动模范。1958年4月考入平邑县幼儿师范短训班。培训结束后回村办起本公社第一个村办幼儿园。办园初期,她自己动手创作看图识字卡片和计算器。动员父亲用村里的木料为幼儿园做了22张课桌、 42个圆凳、5个翘翘板、1个木马和1架秋千。将全村40名幼儿都招收到幼儿园。她每天上午教孩子们识字、算数、唱革命歌曲,讲革命故事,下午指导他们做游戏。有时还带孩子们到野外采集中草药。将卖中草药得的钱为他……[详细]
  贾锡兰(1897—1963) 女,今白彦镇北沟村人。她生长在农民家庭,日军入侵后,她亲眼看到侵略者的暴行,义愤填膺,积极参与抗日救国。1940年2月,八路军一一五师某部七连驻进北沟村,她为战士腾房子,补衣服热心招待伤病员,对待战士如同亲人。1942年11月,被推选为村妇救会会长。1945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春,国民党军重点进攻沂蒙山区革命根据地,她根据上级指示组织村里几名共产党员,成立民兵小组,想方设法保护民兵 支。秋天,组……[详细]
  杨志安(1898—1962)平邑县杨村人。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任乡长。带领群众引种良种、沤制杂肥,提高了粮食产量。时有“要想吃饱饭,多找杨志安”之说。他还将自己培育的2000株梨树无偿分给农民栽种。1951年被评为省农业劳动模范。……[详细]
  杨星华(1923—1957)原名杨振寰,笔名黄三。平邑县前西崮村人。革命烈士。高小毕业后,考入费县师范讲习所。1938年5月去苏北参加抗日义勇队,6月转入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四支队。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部队历任音乐干事、戏剧组长、鲁中宣传大队副大队长、第八纵队政治部宣传干事、二十六军文化处长等职。他取材于部队和农村生活,创作了大量歌曲、话剧、歌剧、曲艺等文艺作品。曾为《保家乡》《劝郎出夫》等歌谱曲,写了《诉苦报仇歌》《寄给前线的……[详细]
  米栻民(1897—1954) 名玉廷,字民,回族,今平邑镇人。1919年济南正谊中学毕业回乡后,积极宣传“五四”运动,组织开展 日货的活动。他生性倜傥,轻财重义,喜爱交游,富有爱国热情,尤其关心乡里的文教事业。1928年,平邑街高级小学停办,米栻民受费县县长委托为学校护理。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任该校校长。任职期间,对学校建树颇多。捐献物料,建学校教室、图书室等,并主持将平邑北岭3座汉代石阙移置学校院内,使这一珍贵文……[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