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江苏省 > 镇江历史人物介绍17

镇江历史人物介绍17

  金文彬(1905~1984),扬中县永胜乡永前村人。出身地主家庭,在泰兴县永安洲有祖田百余亩。金青年时代耽于游乐,不事生产,祖产几被卖尽。33岁时开设槽坊,因经营得法,家道复兴。 1931年后与李培根结识,相交甚厚,受李影响,倾向革命。抗日战争时期,积极支持抗日民主政府的抗日斗争。1939年后金住所成为抗日民主政府的地下联络点。1940年春金捐赠新四军挺进纵队留守扬中的焦勇营50石大米,解决部队给养困难。并带头实行“二五减租”。金……[详细]
  朱松华(1903~1976),扬中县长旺乡新圩村人。出身贫苦农民家庭,早年做过篾匠,当过短工。 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兴隆乡民主政府乡长,兼党支部书记。 1944年~1945年10月间,先后任扬中县二区区委副书记、书记。 1945年新四军北撤,朱奉命留守,任兴隆区区委书记。并至镇江、丹阳等县开展地下工作。 解放后,朱历任兴隆区委副书记、书记、扬中县委第一副书记、镇江市委-书记、扬中县委副书记等职。 ……[详细]
   徐中和(1902~1974),扬中县公信桥(今联合乡红灯村)人。1917年往无锡学徒,后在无锡开店。1922年,在上海开办洋伞厂。1929年与人合股创办四达橡胶厂。抗日战争胜利后,四达橡胶厂改名大孚橡胶厂,徐任经理。 1946年与凌馥康(即凌云超)等人发起组织“扬中县旅沪同乡会”,徐任理事长。后又积极参加以镇江、丹阳、金坛、溧阳、扬中五县旅沪同乡会名义欢宴旧友华罗庚博士赴美。 1948年10月协助改组扬中县旅锡同乡……[详细]
   戴爱棠(1904~1973),名耀南,扬中县联合乡新民村人。其父为塾师,工书法,重礼教,戴自幼即受熏陶。 戴1932年任国民党扬中县二区区长,国民党扬中县党部曾多次劝其入党,戴均婉言谢绝。 1939年,戴受任国民党扬中县第二区区长,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宣传抗日道理,并能动员爱国青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抗日工作。 1946年,“扬中旅沪同乡会”成立,戴在上海被推为理事,对家乡地下党有求于同乡会者,均尽力予以襄助。 ……[详细]
  张绍轩(1912~1971),名长顺,号永祥,扬中县三涫,乡长乐村张家墩子人。 张幼入私塾,国学基础较厚,成年后,立志学医,拜圌东乡母子圩(今三茅乡圌东村)老中医奚龙章为师,学习中医3年,后从常州朱容棠学西医1年。回扬后,在兴隆镇南山寿药号开设中西医诊所,后又参加天津名中医汤世彦及上海名中医丁济万主办之中医函授班函授结业。抗战期间,张以医生身份参加抗日救国活动,他家就是新四军秘密交通站。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张为革命传递信息,……[详细]
   黄万益(1910~1969),扬中县八桥镇利民村人。以善治蛇伤而闻名全县,苏南、苏北邻近县市亦有前来就医者。 黄原为篾匠,30多岁始拜师学习捉蛇,医治蛇毒,解放前在外地过着流浪生活。 解放后,1950年黄回到家乡,为附近群众医治毒蛇咬伤,疗效显著。蛇伤病人经黄治疗者,多能转危为安。 1956年,黄应八桥联合诊所之聘,专治蛇伤。 1958年,八桥医院成立,黄正式成为国家医务人员,并享受高级知识分子待遇。 1……[详细]
   倪思文(1889~1966),字仕文、号慕周,扬中县联合乡永平村人。辛亥革命时曾至广州受到新思潮的影响。 抗日战争前,倪在泗阳县经商,并担任过泗阳县商会会长。1938年其子倪凤奎死于日寇飞机轰炸,倪怀着国恨家仇回到扬中。此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引下,做了许多有利于抗日、有益于人民的工作。 1942~1945年,扬中县抗日民主政府开展减租减息运动。倪因认识金山寺霜亭、妙华二法师,受新坝区政府指示,前往镇江金山寺宣传抗日民主政府的……[详细]
   洪康燮(1889~1965),字福卿,号佛青,江西婺源县人。毕业于安徽法政学堂。民国23至27年(1934~1938)任扬中县县长。 洪康燮在扬中任职期间,常微服私访,考察政情民意,并能积极采取措施,惩治腐败,压抑豪强,减轻赋税,兴办教育,缓解群众疾苦。 1936年,洪主持修筑了扬中历史上的第一条公路,主干线上自新坝镇,下至下八桥镇。支线从油坊桥分岔,西达镇海庵江边,共长30多公里,路面宽丈余,使全县交通大为改观。 ……[详细]
  施显鉴(1894~1964),字镜甫,扬中县八桥镇人。自幼酷爱书法,少年时即为乡民书写春联。一生以擅长书法名闻乡里,书体端庄浑厚,秀雅宜人,有晋王遗风。曾任扬中县知事公署录事(文书),南通县政府书记(文书)及法院书记官。抗日战争期间,在八桥镇附近任私塾教师,后改业经商。 1947年当选扬中县候补参议员。施从商后仍潜心于书法,求书者不绝于门。1964年病逝。……[详细]
   陆如常(1906~1963),扬中县八桥镇团沙村人。父陆盛福生有3子,如常居长。幼读私塾,后在八桥镇摆设布摊。1933年兄弟3人在八桥镇租房开设永丰祥布店。陆为人正直,热心地方公共事业,1940年任扬中县抗日民主政府八桥镇保长,并负责通讯联络工作。时民主政府人员与警卫营战士常在其团沙家中住宿。1942年夏,民主政府派他携款往常州购置军服布料,至西夏墅遭歹徒抢劫,险遭杀害。 1945年11月,扬中县民主政府随新四军北撤。国民党政府……[详细]
   陈爱棠(1891~1962),原名履仁,又名凤仁,扬中县福德乡(今兴隆镇东新村)人。陈自1933年至1945年,历任国民党扬中县政府、日伪扬中县政府财政科科长,主持田赋征收等工作。 1933年,扬中发生火烧七大家事件,陈爱棠家为被烧户之一。在国民党扬中县政府支持下,被烧户向农民实行倒算,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很快盖起新瓦房。惟陈爱棠家未向农民00,且放弃老家宅基,搬到三茅镇居住。 陈在日伪县政府任职期间,经抗日民主政府争取教育……[详细]
   祝尧三(1887~1955),字家安,号宪成,扬中县三涫乡三圩埭人。幼年从父三如先生读书,后考入江苏第九师范,毕业后任国民党扬中县教育局视学。曾加入国民党,拥护孙中山新-政策。因与县里一些当权者政见不合,被贬任三涫乡国民义务小学校长。 1924年与朱宝鎏等发起结社会文,创“存粹文社”于达兴庙。1933年为抵挡低圩水患,率众封筑林家坝,同年参加抗缴附加税斗争。“火烧七大家”案发生后,祝被列为42名要犯之一,受到通缉,幸得旅沪同乡会……[详细]
   秦茂兰(1892~1954),字国香,扬中县长旺乡南泡子埭(今头墩子村)人。出身富裕农民家庭,兄弟4人,茂兰居长。少时读书勤奋刻苦,常受师友称赞。秦擅长书法,1933年积善坛制作“积善堂”、“功媲杏坛”、“善与人同”“三块横匾,悬挂于积善公所,均为秦手书。秦还能画兰、竹、牡丹等写意画。 秦长期执教于私塾,除教授四书五经外,还教学生学作诗词和对联。秦文思敏捷,一次,有人让他书写对联,他漫不经心,下笔写了一个“花”字,发现写错后,即……[详细]
  陈广生(1911~1952),扬中县油坊镇四墩子三圩埭人。幼承父业,习画连环画。青年时代,在上海以画连环画为生。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回扬中参加抗日斗争。 1938年春至1939年夏,先后任扬中县青年抗日团创办的《青年》半月刊和挺进纵队创办的《群众导报》美术。1940年《群众导报》改名为《中流报》,又改名为《前进报》,陈为《前进报》负责人之一。 1945年11月新四军北撤后,陈调至苏中二分区《人民报》社,为报社负责人之一……[详细]
   印世庸(1914~1948),参加革命后曾化名姚平,扬中县西来桥镇北胜村人。 1939年参加扬中县青年抗日团。194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扬中县抗日民主政府新六区军事助理,第二区区长。1941年8月任扬中县政府军事科科长,后兼任县警卫营营长。1945年9月任扬中县独立团参谋长。11月北撤。次年春回江南坚持斗争。1948年任镇江县副特派员,协助镇江县特派员戎政工作。4月17日夜晚,印与戎政等4人在丁岗开会,住宿在丁家村道士……[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