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广东省 > 梅州市 > 五华县历史人物介绍7

五华县历史人物介绍7

  徐东蔚(1948-2001),长布镇粘坑村人,中共党员。1978年结业于广东省人民艺术学院作曲进修班。长期从事音乐创作以及群众音乐的演出、组织、指导、研究工作。历任广东省群众文化艺术馆馆长、广东省政协第六、第七届委员;曾任广东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广东省音乐家协会第五届专职副主席、第六届主席。《岭南音乐》杂志社社长、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社会音乐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1993年被评为研究馆员,同年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详细]
  吉占和(1936-2001),华城镇维西村人。中共党员。1963年中山大学生物系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分类室工作。一生主要从事兰科、百合科、百部科和石斛科等高等植物分类的研究,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兰花协会理事,中国著名的兰科植物专家,兰科植物“吉氏槽舌兰”即用其姓氏所命名。1991-1995年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分类中心党支部书记。吉占和在国内外发表论文60篇,出版专著10余部。1978年作为《全国中草药汇编》上下……[详细]
  陈槃(1905-1999),字槃庵,号涧庄,河东镇平东村人。1925年毕业于梅县省立第五中学(今梅州中学),后考入广东大学。初从事研究中国文学,受业于词学大师陈询和诗文名家古直。1927年后,追随傅斯年学习古代文学史、史记研究等科目,深得赏识,招收为研究生,后又师从顾颉刚学习上古史、春秋研究等科目。1931年毕业后到北平,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从事谶纬研究和春秋史地考证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曾返乡在五华县立二中任教,后……[详细]
  徐文征(1912-1993),安流镇鲤江村人。193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研究院,获土壤学硕士学位。1937-1952年,先后任教于五华一中、二中、三中,西樵仲恺农工学校,省立梅州农校,郁南喜泉农校,福州协和大学农学院,广西大学农学院。1952年至1988年在湖南农学院任教。从教五十多年,被誉为学术带头人。1958年,创办湖南农学院土壤化学专业,并使该专业成为重要学科专业。1983年时已74岁仍亲自担任研究生导师,在该校先后主讲过16门专业……[详细]
  陈培(1926-1986),原名棣尧,笔名漫天,转水镇人。就读于五华县立二中、河源县立中学(高中)和梅县南华学院。1939年冬在五华县立二中时,参加学运。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在皇华中学、广西贺县黎洞小学、阳山中学任教和在广州求职,从事隐蔽革命工作。1948年1月,赴九连山游击区,先后任《燎原报》记者、《粤赣报》总。1949年后,任《东江日报》总、华南分局宣传部秘书科科长兼办公室副主任。1951年秋,调《南方日报》工作,历任……[详细]
  张嘉谋(1911-1985),华城镇塔冈村人。1932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毕业后考取官费留学,在德国汉堡大学研究哲学和德国文学。1938年获哲学博士后回国。历任中山大学副教授、教授,中央大学、中华文化学院、文法学院教授,广州市临时参议会参议员。1947年出任中大附中主任。1948年重任中山大学教授。1956年冬任南京大学外语系德文教授。1981年底,应德国洪堡基金会的邀请,赴德国讲学,先后在海德堡大学、波恩大学、慕尼黑大学研究所讲授中国古……[详细]
  郑策平(1915-1981),周江镇蓝坑村人。兽医学专家、三级研究员,曾任解放军长春兽医大学军马卫生研究所室主任、学术委员会委员,解放军兽医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解放军医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和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1938年,毕业于贵州安顺兽医大学。1949年,调任国民党贵阳军马防疫所代理所长。1949年11月,加入解放军。1951年奉调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第八所工作。郑策平先后从事多种家畜疾病的防治与研究工作,为我国兽医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详细]
  李超桓(1898-1973),水寨镇大布村人。青年时考取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经济专业,后转学于京都帝国大学经济系毕业。1926年回国后,任湖南大学、国立中山大学教授。1933年,李超桓应陈铭枢之邀,辞去中山大学教授,赴福建负责银行筹建工作。数月后,福建银行停建,超桓避居香港。1934年秋,返回广州在中山大学法学院经济系任教。1938年随中山大学迁至云南昆明。1940年,回广东任省政府设计考核委员会委员,并在广东省银行兼职。广州沦陷后,随省银……[详细]
  古鸿烈(1903-1969),字克怀,梅林镇优河村人。1928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科,回粤任东莞普济医院医生。后在石龙开业行医。1933年留学德国汉堡大学医学院研究部,获医学博士学位。1938年任广州市立医院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亲率医护人员,抢救伤病员。广州沦陷后,在后方医院、后勤部陆军医院任上校院长、后勤部第三手术大队长,救治伤病官兵。抗日胜利后,坚辞军医界职务,出任中山医学院教授兼护士学校校长,培育一大批医务人员。广州解放后,……[详细]
  曾志民(1897-1964),字锡安,岐岭镇龙岭村人。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德国柏林大学医学博士。1923年回国,任同济大学教授。1925年后任粤军总部军医处处长、岭南医学院院长、汕头市立医院院长。抗日时期在梅县设曾志民诊所。新中国成立后,任汕头专区医院及梅城卫生院医师。……[详细]
  魏岸觉(1904-1952),又名亚标,横陂镇超群村人。“五四”运动后,就读国立北京美术学院国画系。思想进步,曾遭段祺瑞政府逮捕,后经亲友营救,才幸免于难。1928年,北京美专毕业后,先后任教广西省立一中和岭南中学,并曾举办过二次个人画展。1934年,他筹备成立广西省美术会,被称为“广西美术史上的奠基人之一”,与徐悲鸿合作过不少画作。其中岸觉画紫藤花、悲鸿补狸于其下并题字的原作,至今保存完整,是珍贵名画之一,其影印稿刊入1991年版《五……[详细]
  曾月根(1872-1931),周江镇峎头村人。早年喜习中医,善治内科疾病,对伤寒、温毒和中风痹症,尤有独到之处。清末开设“信孚药店”,1920年改称“通泰庄药店”。1929年《全国名医验案汇编》先后发表其医案四则,刊行全国。曾月根为人谦逊,从不贪富贱贫,对贫者慷慨解囊。兴宁水口钟伯运母病危,无钱取药,他就赠医赠药治好其顽疾。他不辞辛苦,不分路途远近,有求必到。1928年春,曾受中山大学曾聘珍之邀到广州治病。时值晚年,仍虚心好学,拜访名医……[详细]
  宋志英(1890-1981),张我权夫人,号真,生于美国檀香山,于十多岁时回广东番禺乡下,就读师范班。师范毕业后,被邓坚创办的广东体育学校委任为首任校长,与宋庆龄、何香凝诸人交往日繁,且常假体校作大本营商量革命事宜。1913年与张我权结婚,生有二子一女。宋志英婚后即退出公务活动,专理家务,相夫教子。张我权死后,曾回五华鲤鱼江老家居住过一段时间,后又离开五华,先后在广州创办育婴堂,收养孤儿难童甚众。后又主持两广军人伤残院工作。抗日战争爆发……[详细]
  古宜权(1904-1932),字克灵、健愚,梅林镇优河村人。1924年考取黄埔军校第三期。同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参加东征。北伐战争时,任第三路第三军团部党代表。1927年回到五华,在县农军教导队任教官,后任队长。1928年初,古宜权随古大存奔赴八乡山根据地。1929年,古宜权出席了中共五华县第一次代表大会。6月,中共东江特委成立红军四十六团,古宜权曾任团长,屡立战功。1930年,东江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宣布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详细]
  张剑珍(1911-1931),女,双华镇大陂村人。出身地主兼工商业家庭。1926年,15岁的张剑珍向往革命,毅然加入了农会,并担任乡农民协会的宣传员。她能结合当地斗争情况,自编自唱,出口成章。1928年秋,被吸收为中共党员。1929年2月,中共五华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她当选为县妇女委员。同年底,她被选为五华县苏维埃政府委员。她踏遍八乡山区的村村寨寨,串联发动妇女起来参加革命。1930年5月1日,张剑珍任东江工农红军第十一军军部任宣传员。1……[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