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博罗县历史人物介绍

博罗县历史人物介绍

  田华贵,1933年11月,广东博罗人。1980年9月至1993年11月任广东省惠州市鸡笼山林场场长。中共第九、第十届中央委员。196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高小文化。政工师。1953年9月在广东省博罗县石坝黄山洞村务农。1954年5月入团。1954年7月在博罗县石坝黄山洞任初级社、高级社、大队会计。1963年1月任博罗县石坝公社黄山洞大队治保主任、团支部书记。1965年3月任社黄山洞大队大队长。1965年3月任社黄山洞大队党支部书记,4……[详细]
  张铭勋(1865~1918),字砚香,博罗柏塘石花山人。光绪初年任提标中营尽先补用分府,钦加五品衔。1884年(光绪十年),统领马介棠,调用管带介字营后哨。1911年(宣统三年),辛亥革命时自动统率民军,由同盟会派员杨耀指挥,联合平陵刘济乾民军共数百人,呼噪攻入龙门,击溃清兵,又三昼夜,攻克长宁。1914年(民国三年)被选为博罗县议会副议长。……[详细]
  李丹麟(1840~1910),字仁薮,号星阁,清博罗下村人。1884年(光绪十年),以县丞候补于福州,闽浙总督何璟委任丹麟办理澎湖南路粮台事务兼总查。璟降职后,丹麟请假返家。1891年(光绪十七年),随惠州知府杨霁之弟杨儒出使秘鲁,被保举任知县。回国后,因母死返家。随后游历欧洲,途经安南、暹罗、南洋群岛再至美洲。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在福建谒选,任永定知县,调任宁德知县,均为地方人民称颂。晚年居住惠州鹤峰下,因收藏十二张古琴,就……[详细]
  廖锡思(约1833~1887),字枢仙,一字枢垣,清博罗公庄梅州围人,1861年(咸丰十一年)拔贡。八旗官学教习。1877年(光绪三年),跟从何如璋出使日本,任神户正理事官兼管大阪事务。光绪五年他被何如璋奏请保举为知县。1885年(光绪十一年)跟从鸿胪寺卿邓承修勘定中越边界,邓承修力争国土,咨商驳斥,须发变白。锡思担任文书,劳绩甚著,任四川崇宁知县。此地土地贫瘠,风俗落后,锡思劝农兴学,废寝忘餐,宽刑恤民,少牵累,甚得人心。能吟诗,与日……[详细]
  关镇邦(约1832~1865),字弼臣,清博罗鹤薮下村人。年青时随兄镇国从军,积功至都司。1865年(同治四年),太平军康王汪海洋由长汀进入龙岩、南靖、永定之间,闽督左宗棠下令镇国与延津邵道康国器,严防永定之湖雷、抚溪一带,打败汪海洋部之苦竹、梅林诸军,是年四月至五月间,镇邦率清军乘胜追至湖坑大溪,直抵潮州、大埔。此后,镇邦及清军其他将领与汪海洋太平军,反复拉锯式剧战,历经连塘冈、新铺圩、蓝坊等战役,汪海洋部严阵不动。镇邦出奇兵从小路抄……[详细]
  李宝芳,原名冠芳,字春甫,清博罗城渡元坊人,1861年(咸丰十一年)举人。历官长宁、封川、长乐教谕、德庆学正,士人十分敬重他。秉性豁达,热心奖励后进。擅长赋诗,在省城举行的举人考试中,宝芳写的“僧归三径晚,木落一天秋”之句为主考官所激赏。晚居寄园,常为文宴。他论述作诗认为格律性灵,不可偏废。要在性灵中体现格律,而后不流于浮滑;在格律中体现灵性,而后不流于矫揉造作。论者称其诗在少陵放翁之间。有《退思轩诗钞》。……[详细]
  邹渐鸿(1826~?),字仪可,清博罗公庄南坑人,1861年(咸丰十一年)举人。由内阁中书任方略馆校对。1881年(光绪七年),授福建鹿港同知,地当台湾中路,渐鸿抑强扶弱,平息斗争,清理积案,捐俸资助书院中生徒的津贴费,治理本地土著,恩威并济,政绩为全台湾第一。1884年(光绪十年)秋,法国人侵犯台湾,基隆、澎湖相继告警,南北道路梗塞,渐鸿奉清廷之命督导运输兵饷粮食,全部没有失误,并且安抚百姓,丝毫没有惊扰。-行赏,任命为知府。公元18……[详细]
  关镇国(1830~1883),字辅臣,清博罗鹤薮下村人。1851年(咸丰元年)应募赴广西,从军于桂林、柳州、平乐、思乐、梧州、浔州等处,屡立战功,升把总。1859年(咸丰九年),攻打英德红巾军,升千总。1860年(咸丰十年),收复仁化、南雄,至江西,解安远之围,升都司。1862年(同治元年),从耆抚军办理浙江军务,于五虎门破红巾军。同治三年驻温州,奉命调往台湾,击败叛清的台湾人戴万生,解嘉义之围,平七十二庄,任汀州镇总兵。1876年(光……[详细]
  聂延襄(1769~1857),号联赞,字赓墀。清博罗泰美罗村人。1834年(道光十四年)副榜。历任吴川、翁源、阳山训导,连州学正。任吴川训导时,力求正已率人,吴人都受到他的教化。解任之日,殿撰林召棠率官制锦旗饯别送行,其横额颂曰“斗山望重”,执饬颂曰“缁林雨化,绛帐风和,”曰“市槐留荫,泮藻舒文”。罢官归里,家虽富有而不骄奢,治事精密,不欺人亦不为人所欺。生平善行甚多,尤可称颂的是博罗重修文庙及登峰书院,他率先捐银数百两并监督管理工程。……[详细]
  聂廷期(1800~1850),字运华,号景星。清博罗泰美罗村人。平生乐于为善,凡造桥修路,施棺赈饥等一切善事,都乐于捐助。其施渡一事更为人传颂:显村通道有滩头水,水急潭深,向来以竹筏渡人,每当春夏水涨湍急,溺毙行人不少,廷期恻然于心。遂倡导集资捐置渡船,自捐六百余两。又选定近处高产田,置买为物业,永远生出利息,为船夫历年工食及修理渡船费用,从此渡船往来,行人永无灭顶之灾。凡救灾恤邻,廷期均见义勇为,毫无吝啬。……[详细]
  廖售,字储阁,清博罗公庄梅州围人,1849年(道光二十九年)举人。性孝友,家贫力学,他教书所得的报酬,必先孝敬母亲,多余者分给兄弟中贫困的人。乡里有尤李二姓图谋叛乱,事件平息后,被没收家产,廖售请求当局,将该产业的收入拨给乡人用作应试的费用,名曰兴贤庄。又倡议在这个地方建书院。还在书院后面修建他自己的生圹,以表明他的志愿在于培养后贤。售生平严以律已,教育学生以敦行励品为先,著有《读史随录》、《味学轩文稿》。……[详细]
  刘衡,字廉舫,江西南丰副贡,于1818年(清嘉庆二十三年)由教习升任博罗知县。刘自奉节俭,真心实意地做好本职工作。他一到任便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凡是群众的喜怒哀乐,风土利弊,都以家事看待。平时把钲(编者按:钲,形似钟而狭长,有长柄可执,击之则鸣,一名丁宁)悬挂于堂上,等待诉讼的人敲击;刘一听到钲声,随即坐堂讯问。判断公正清明,不留尾巴。如果出外调查核实案件,随从的人都自己准备途中所需供给,绝不打扰当地群众。政务上推行保甲制,设义仓,重建养……[详细]
  聂济和(1727~1791),字克刚,号霭亭。清博罗泰美罗村人。聂以农业致巨富,他心地慈善,乐善好施。博罗立乡会场,重建书院,修桥铺路,怜孤恤寡,岁歉赈济,排难解纷,均不惜解囊。1786、1787年(乾隆五十一、五十二年)连续二年大饥荒,聂均捐资赈恤,受惠存活的人很多,他尊师重道,不惜重金延请塾师,而文教所关,更不惜重金。故程月川太守旌表他急公好义,太守谢稼轩也赠他“厚德载福”的牌匾。……[详细]
何南钰 [] 粤秀书院 (17531831)
  何南钰(约1753~1831),字相文,清博罗城人,1765年(乾隆三十年)举人,1799年(乾隆五十四)年进士。1803年(嘉庆八年),翰林院选庶吉士,充实录馆纂修,1809年(嘉庆十四年)起历任会试同考官、河南道监察御史、转浙江道监察御史,出守云南临安府。平定边境,带头捐出俸禄,赈济灾民。署云南粮储及迤东各道。后受两广总督阮元之聘,主持粤海学堂,随后又兼任主教粤秀书院主讲,著有《范经堂文集》、《燕滇雪迹诗集》。……[详细]
  谢廷诏(1723~1781),字兴士,号紫峰,清博罗人,1760年(乾隆二十年)举人。历官署直隶海盐场、题补无极县,卢龙县、唐县,移深州通守。在无极县时,有兄弟争产诉讼,廷诏剀切训告,使归家熟思,兄弟感泣,和好如初。深州多水患,廷诏亲临现场观察形势,增筑河堤,百姓感恩戴德。唐县土地适宜种稻,但水患严重,廷诏动员百姓疏河排涝,改涝地为稻田,每年增收稻谷数十万石,民以丰裕。唐县无书院,廷诏捐出俸银创建,从此唐县人都彬彬有礼。为官多年,廉政为……[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