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广东省 > 广州市 > 海珠区历史人物介绍4

海珠区历史人物介绍4

  麦汉兴 (1915—2000),笔名墨斗,广州番禺人,世居河南(海珠区),1945年毕业于广州大学文学系。他出身于书香门第,其父麦公敏是广东画坛名宿,故自幼秉承家学,与丹青结下不解之缘。早年师承名画家李寿庵,又常与李野屋等岭南派画人接触交往,耳濡目染间,得岭南“二居”技法之真传。国画作品《壮志凌霄》入选第二届全国美展。解放初期,与胡根天、方人定、黄鼎苹、关山月、黎雄才、麦汉永、彭素文等人合力创作13尺×7尺大画《喜得解放又丰年》,该画现……[详细]
  朱卓峰 (1910—1996),广东南海人。早年师从邓鹤芝学医,历任广东连县、广州市海珠区仁仁诊所、小港医院和海珠区中医院中医师。1979年1月,被广州市革命委员会授予“广州市名老中医”称号。1979年3月,晋升为中医主治医师。1981年,被确认为中医副主任医师。曾承担广州市海珠区中医学徒班和中西结合研究班的教学任务。1988年退休。他主张理论联系实践,尊经而不泥于经,立法用药应以正气为本,推崇传统中医验方,广泛应用中草药及外治法,在治……[详细]
  马采 (1904—1999),字君白,别号采真子,广东海丰人。1904年出生。1921年10月由广东当局公费派往日本留学,1927年在日本冈山第六高等学校毕业后,考入京都帝国大学文学部哲学科,先后师从哲学家西田几多郎和田边元、美学家深田康算,并在植田康藏教授指导下于1931年完成大学学业,获文学学士学位。接着,在东京帝国大学大学院(相当于今研究生院)研究美学和美学史。1933年10月毕业后,回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1938年与哲学系助教-……[详细]
  商承祚 (1902—1994),字锡永,号驽刚、蠖公、契斋。广东番禺兴仁乡(今花都水口营村)人。1902年出生于书香世家,其父商衍鎏是清代最后一位探花。商承祚幼承庭训,打下深厚国学基础。1920年他到天津拜罗振玉为师,研习甲骨文、金文和文物鉴定。21岁时写成成名之作《殷墟文字类编》,是中国最早的甲骨文字典之一。因此被推荐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为研究生,1925年未毕业即受聘任南京国立东南大学讲师,第二年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讲授甲骨文、古……[详细]
  • 梁诚
  梁诚(1864~1917),原名丕旭,字义哀,号震东。广州海珠区黄埔村人。梁出身于富商家庭,自小好学上进,才华出众,在家庭资助下于光绪元年(1875)九月未满12岁,考取第四批赴美国菲力学院读书。光绪七年梁与其他留美学生一样,未毕业就被召回国。返国后初在总理衙门工作,不久,随张荫桓公使赴美,后任使馆参赞。1897年,梁又随张荫桓赴英,参加英女皇维多利亚登极60年庆典。返国后,被授直隶候补道。光绪二十七年又奉命为醇亲王载澧为专使的首席随员……[详细]
伍崇曜 清朝的一代刊刻名家 (18101863)
  伍崇曜(1810~1863),又名元薇,字良辅,号紫垣,原籍福建,世居广州河南溪峡乡(今属海珠区海幢街)。14岁入县学,18岁钦赐举人。清道光十三年(1833)任怡和行及行商总商职务,其父伍秉鉴仍在幕后指挥。父子均善经营,是广州的豪商巨富。清道光十九年,林则徐入粤禁烟之初,召见崇曜等行商,他因担保夹带鸦片的商船,受林则徐痛斥,被革去职衔,逮捕入狱。同年5月,英国围攻广州,崇曜参与余保纯与义律订立城下之盟,赔偿侵略者600万两。清道光二十……[详细]
  胡璇泽(1816~1880),原名亚基,字南生,号琼轩,海珠区新滘镇黄埔村人。其父因家庭生活所迫,远赴新加坡谋生,开办“黄埔公司”,经营杂粮食品。璇泽14岁时,亦离乡别井到新加坡,协助父亲经营。清道光三十年(1850),父亲去世后,璇泽继承事业,扩大公司商务,由于经营有方,数年间,新加坡所需的牛肉、面包等食品,均由黄埔公司供应,不久成为华侨巨商,被当地人尊称为“黄埔先生”。璇泽勤学外语,掌握了英、法、俄、日等多国语言,尤以英语娴熟。璇泽……[详细]
  何耀全(1897~1927),祖籍福建永定县,后迁居广州。少时家贫,只读过几年书。民国2 年(1913)16 岁时,在广州警察局当电话员,后在军队里任文书。1921 年到香港电车公司当售票员。当时电车行业工人的工资很低,不能维护起码的生活,何耀全效法苏兆征、林伟民组建香港电车业竞进会,被选为委员。1921 年,英国一名公爵到香港视察,何耀全乘机发动工人向电车公司提出增加工资30 %、春节放假三天、端午节和中秋节放假一天、假日工资照发、年……[详细]
  • 李福林
  李福林(1874~1952),字登同。广东番禺大塘乡(今属广州市海珠区)人。贫农家庭出身,曾读过一年私塾,后随父在乡务农。性任侠,尚习武,喜听水浒传等武侠故事,受江湖游侠思想影响颇深。后在乡聚集游荡青年,结为盟友,订立誓约,被推为“大佬”,常率众秘密渡过珠江,入广州市区打家劫舍。后由于各县追拿甚紧,李姓族人恐受连累,劝其离境。1907 年逃到新加坡,经人介绍加入同盟会。次年由新加坡转道越南至云南河口,参加革命党人黄明堂领导的起义;失败后……[详细]
  潘飞声(1858~1934),字兰史,号剑士,又号独立山人,广东番禺人(今属广州市海珠区)。自小受业于乡贤叶衍兰。光绪二十五年(1899),德国柏林大学聘请潘飞声为汉文学教授,他在国外执教,结交了一些国际友人。后来离开德国回国,住在广州河南龙溪的花语楼。著有《西海纪行卷》及《天外归槎录》。两卷均以日记形式,详记其出国及返国的经历。不久赴香港,主《华报》、《实报》笔政。当时江南文风大盛,精英荟萃,遂又到上海加入南社。南社是柳亚子、陈去病等……[详细]
  罗文干(1884~1941),字钧任,广州番禺沥滘乡(今属海珠区新滘镇)人。早年在英国牛津大学学习法律,获法学博士学位。宣统元年(1909)毕业归国,经学部考试评为最优留学生,赐法政科进士。辛亥革命后,任广东都督府司法司司长,民国2年(1913),出任北京政府总检察厅厅长。民国4年(1915),袁世凯成立推动帝制的筹安会,妄图窃国称帝。罗参加了对筹安会的弹劾,行使总检察厅厅长职权,发传票传袁世凯去总检察厅。袁不去。罗遂弃官南下广东策动反……[详细]
  冯肇宪(1895~1922),海珠区新滘镇黄埔村人。民国元年(1912)初中毕业,考取了广东黄埔海军学校。民国5年毕业后,被分配到广东舰队工作。民国11年初,冯肇宪在广东江海防司令陈策荐举下,由孙中山亲自委任为永丰舰舰长。民国11年(1922)6月15日,陈炯明背叛活动的消息传到舰队后,广东江海防司令陈策立即召开舰长秘密会议,商讨警戒任务。当时,冯肇宪和永丰舰广大官兵表示坚决拥护孙中山。孙中山几经周折,终于离开-,避难永翔舰。6月16日……[详细]
  张镇孙(1235~1278),字鼎卿,号粤溪,祖籍广州番禺龙导尾乡(今属海珠区二龙街)。后迁居南海县通泰里(今广州市人民南路通泰里状元坊)。镇孙自少勤奋,博学强记,有神童之称。15岁参加童子试,名冠诸生,后屡试不第。在家境困难的情况下,刻苦攻读群书、关心国事,35岁时参加乡试中举。后赴临安会试,在殿试中一篇《廷对策》针对时弊,慷慨陈词,深得皇帝喜爱,御批一甲第一名,成为南宋咸淳七年(1271)辛未科状元。镇孙初任秘书监正字,后任校书郎。……[详细]
杨孚 [] 汉议郎学者
  • 杨孚
  杨孚(生卒年月不详),字孝元,广州番禺下渡村(今属海珠区新滘镇)人。活动于东汉章帝与和帝两朝(76~105),章帝时任议郎。杨孚性格耿直,不攀附权贵。和帝即位之初,欲出兵匈奴,杨孚认为对边疆少数民族应用文治,不宜妄动干戈。他的主张受到人们的称赞。东汉永元十二年(100)天下大旱,和帝令群臣评论朝政得失。杨孚上疏陈述官吏-猖獗及其在政治上的危害,建议整顿吏治,要以廉为标准,以孝治天下。后被帝采纳,下诏严禁-,并对有孝行者嘉奖。汉时,岭南有……[详细]
李昴英 [] 南宋廉洁谏臣 (12001257)
  • 李昴英
  李昴英(1201~1257),字俊明,号文溪,宋代末期先祖从南雄迁至广州番禺鹭江村(今属海珠区新滘镇)。昴英博学多识,一览成诵。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被朝廷任用,宝庆二年(1226)中探花,是历史上第一位广州籍探花。绍定二年(1229)任汀州管刑狱推官,后调任太学正、太学博士。抵京见帝,力陈时弊,建议进贤纳谏,励精图治。次年秋试,奉命阅卷,公正衡选,深得人心。不久,调任校书郎兼荣王府教授、擢权兵郎等职。后昴英以亲老为由,请求回乡。3……[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