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陕西省 > 商洛 > 山阳县历史人物介绍

山阳县历史人物介绍

  张言博(1917~1985)原名音庄,又名谢洪德,笔名伯容、拉莎、弓长。祖籍陕西山阳,生于西安。5岁入私塾启蒙。1930年春到冯玉祥部第十五师军医处当医兵,随- 战河南、安徽,中原大战后流落开封,1931年春进西安基督教青年会英文补习班,翌年入陕西省立高中实验小学,1933年8月入西安省立第一师范简师班。西安事变爆发后参加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9月人安吴堡战时青年训练班第二期学习,1938年3月在西安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在延安……[详细]
阮英豪 革命烈士 (19031936)
  阮英豪,1903年6月生于陕西省山阳县袁家沟乡仓房沟。儿时的阮英豪,就是一个敢作敢为、有胆有识的孩子。10岁时,父母相继去世,依靠户族父辈兄长的抚养长大成人。1929年前后,官府衙门的苛捐杂税多如牛毛,恶霸老财的敲榨也步步升级,催租如催命。在这山大沟深、土地瘠薄的穷山村,穷人濒临死亡的边缘。1930年八九月间,国民党山阳县衙催粮要款的差役伙,同当地国民党团总杨荣升又到小河口一带横征暴敛。他们挨家挨户地催粮逼款,每到一家,得用酒肉招待,稍……[详细]
  杜首昌(1632—?)字湘草。山阳人。布衣。著有《绾秀园诗选》,有泉水诗词《过秋史二十四泉草堂》《风流子题王秋史二十四泉草堂图》《历下芙蓉园》《雪后访王秋史留酌今雨书屋》。……[详细]
  杨汉和(1919-1976)陕西山阳县人,中共党员。1935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战士、连长、教导员、副参谋长,广州军区万山要塞后勤部副部长。历经二万五千里长征、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1955年被授予中校军衔,同年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勋章、三级解放勋章。……[详细]
  牛先民,申家垤人。1982年志愿参加解放军,1987年随军赴老山前线防御越军犯境。是年7月24日晚,大雨倾盆,先民所在班守卫在距敌不足百米的猫耳洞八号哨位。22时40分,越军兵分三路,企图夺取我哨位。牛先民与战友一道,奋勇还击,击毙越军数名。在战斗中,他腹部受伤,肠子溜了出来。他把肠子盘在腰间,用三角巾勒住,继续还击来犯之敌,直到昏倒在工事里。战友们发现后,方知他全身负伤17处,肠子脱出40厘米。大家帮他把肠子上的泥沙洗掉,用搪瓷碗扣住……[详细]
  韦克金(1929~1989)黄龙乡韦家垭人。1954年参加工作,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区供销社主任、乡党委书记、县信访局长等职。数十年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先后18次被评为优秀党员或先进工作者。在信访工作的十多年中,视信访工作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从而热爱并积极做好本职工作。他体恤人民疾苦,关心信访者生活。经常亲临现场调查解决问题。满腔热忱为群众排忧解难,并多次将自己的钱粮物品贴补给那些衣食无着的-者,被誉为“黎……[详细]
  赵延善(1910~1982)黄土包人。少时家贫,未能上学。二十多岁出家学道,随师采药行医,粗通文墨。建国后还俗,在家办药铺,以针炙、草药为人治病,收费低廉,对于贫者,往往分文不取,并常常供给患者食宿,时人称颂他,“待人胜待己,积德不积财”。1956年,被招收为医师,先后调高坝卫生所、十里卫生院工作。他接诊患者,不论上班下班,随叫随到,诊医病人之多,常为全院之最。“文革”中,他因当过道士,被划为“牛鬼蛇神”,清除回家。周围数十里的病人赶往……[详细]
  孙启忠(1905~1981)贫农,过风楼北沟人。五岁丧父,随母乞讨。十二岁与邻牧牛,成人后常被抓丁拉伕。解放后,1954年实行农业合作化时,被选为北沟农业社副主任。他带领社员在搞好农业生产的同时,积极植树造林,在光秃秃山上挖坑淤泥,栽活华山松150亩,经精心管护,十二年成茂林。1965年被评为造林模范,出席全国劳模大会。此后,他护林更为刻苦,经常守林中除虫草、防火灾,制止乱砍滥伐,风餐露宿,任劳任怨,数十年如一日。病故时嘱葬于南山,长与……[详细]
  谭道鹏(1917~1978)石佛寺人。父亲谭家和,猎户。民国十四年(1924)照川大恶霸王炳初私加粮款。鱼肉百姓。谭家和联合贫苦农民起而反抗,遭王炳初杀害。为避灭门之祸,道鹏随母外逃乞讨。民国二十七年(1938)8月,他到保甲队当勤务兵,伺机杀死王炳初之弟王和廷,以报杀父之仇。民国三十二年(1943)谭利用矛盾,与照川副乡长结为金兰,被荐任郑家庄保长,三十四年(1945)七月联络周枝林、谭道明、李长连、刘新德等12人发起“东河-”,枪杀……[详细]
  李兰州(1904~1971)祖籍湖北省天祥县李家集,儿时随父迁居山阳县城东关。以营农起家,开垦、购置田地三百余亩。民国中期,变卖土地二百多亩,积资筹建面粉加工厂,以时局-,田资耗费几尽,兴办工业未能如愿。全国解放时,家有土地96亩,被划为地主。兰州勤耕耘,喜读书,家藏古籍数千册。民国三十六年(1947)秋,其精心收藏十二年(1925~1947)的《大公报》毁于兵燹。建国后,1950年,将家藏古书2000余册悉数捐赠人民政府。其父去世前,……[详细]
  阮开典(1909~1966)莲花池贺家原人,十岁绐地主放牛,忍饥受冻,挨打挨骂,练出一身力气,养成顽强性格。解放后,他分得土地,盖起新房,时常念叨“新社会好!”土地入社,耕牛入社,他都情愿,只是担心牛多难喂,就报名当饲养员。他爱牛胜过爱自己,总是想方设法让牛吃饱喝足,从不鞭笞。他经管牛十分认真,从不见牛糟害庄稼苗。他被评为模范饲养员,被选为大队贫协组长。1966年春的一天,牛在山坡上吃草,突然有两个牯子打起架来,其中一头已退至崖头,若再……[详细]
   陈胜志(1920~1965)又名刚娃,十里乡薛家沟口人。父母早丧,家境贫穷,十二岁时,到箱主王德朝的汉调二簧班学艺,初习生角。首次扮演《扫雪》戏中的丁生,动作逼真,催人泪下,荣获银牌。十五岁后改习净角,在名净大师吕庆华教导下,苦练唱、念、做、打四功,噪名益进。素以扮演《出五关》、《空城计》著称,人称“活关公”、“活孔明”。1949年受聘河南,任淅县汉剧团团长,第二年参加南阳地区文艺会演,一举夺取三个一等奖。他热爱家乡,愿为家乡文艺事业……[详细]
  周作杰(1910~1947)又名新全,银花街人,八岁始给地主放牛。全家仅有的四分水地和八分旱地被地主霸占。父亲因参加当地农民斗争遭杀害,妹妹因还债被卖掉,儿子在荒年中饿死。民国三十五年(1946)秋,新四军第五师由中原突围到达山阳东部地区,作杰即投身革命,被编入陕南军区三分区山阳游击大队,担任二中队一分队长。他作战勇敢,行动敏捷,人称“飞毛腿”。民国三十六年(1947)二月,作杰率队在天桥沟一带与国民党八十四师相遇。在兵力悬殊的情况下,……[详细]
  张智仁(1883~1937)小河口瓦沟口人,农民,忠厚老诚。民国二十四年(1935)二月初,红二十五军来到小河口,发动群众,开展民主革命。张智仁协助军队,积极动员青年参军,并把长子张永成和次子张永发送去参军。鄂陕边区苏维埃政府赠其一块木匾,上 书“工农-”四字。是年五月,红二十五军攻打山阳县城时,张智仁组织群众抬担架,救伤员,抢运物资。在袁家沟口攻打唐嗣桐旅的伏击战中,父子三人投入战斗,长子永成在战斗中牺牲。红军主力北上后,瓦沟恶霸阎济……[详细]
  阮英臣(1906~1935)袁家沟口人,出身贫苦农民家庭,从小给地主做长工。身材矮小精悍,性格开朗厚朴,嫉恶如仇,仗义勇为。民国十九年(1930)春出走谋生,投奔国民党县自卫团当兵,以勤勇升小队长。不久自卫团改组,他被排挤回家。在家乡,目睹衙役要粮要款,00,忍无可忍。同年七月十三日联络袁家沟口和马家山农民成立“大刀会”,对天盟誓:“抗交粮款,救民水火,永不退志;打仗在前,上不认兄,下不认弟;倘若变心,炮子穿心,刀砍如泥;山盟海誓,一反……[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