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湖北省历史人物介绍21

湖北省历史人物介绍21

夏沛亨 革命烈士 (19031934)
  夏沛亨,1903年4月6日出生于湖北省阳新县筠山乡夏清村一个佃农家庭。他9岁就随父亲上山挖葛根、下湖摸鱼虾,饱尝生活的辛酸。10岁时,父母节衣缩食送他进本村私塾。1917年,夏沛亨以优异成绩考入阳新高等学堂。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新思想、新文化迅速在阳新高等学堂传播开来。夏沛亨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大量进步书刊,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1921年,他在阳新高等学堂毕业后,回乡务农。在劳动之余,他又研读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日趋强烈。他常……[详细]
熊映楚 革命烈士 (19032000)
  熊映楚,号厚丰,1903年8月15日生于湖北黄梅县濯港镇五沙坡一个农民家庭。他幼读私塾,1918年入县八角亭高等小学堂;1921年考入湖北省第一中学。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为争取成立总工会举行罢工,他积极组织同学-,声援工人,并参加工人-,奋不顾身与镇压工人运动的反动-搏斗。为此,学校令他退学。他转入中华大学附中就读,1924年毕业。是年暑假,他应好友宛希俨、吴铁汉之邀,到南京东南大学补习,并于秋天考入上海大厦大学理科。是时,大厦大学……[详细]
熊传藻 革命烈士 (19001929)
  熊传藻,号复之,乳名南阳,又名焕藻,化名刘仁镜、杨家华等,1900年5月出生于湖北省沔阳县洪湖岸边一个中农家庭。其父熊光明,是一个富有强烈爱国正义感的乡村私塾教师,熊传藻在他的爱国主义思想影响下,从小就养成了坚定的品格。1917年7月,孙中山首先在上海发动了反对张勋复辟的“护法”运动,斗争浪潮席卷全国。新堤各界人士举行-,熊传藻以三高小学学生代表的身份,在-上发表了声讨误国蟊贼的长篇演说,并当众咬破食指,血书“护法讨贼”四个大̴……[详细]
叶开寅 革命烈士 (19071929)
  叶开寅,1907年出生于一个铁路工人家庭。原籍湖北孝感东小河聂家场,本姓聂。清朝末年,其祖父举家迁居广水,在纳水河定居下来。纳水河一带,姓叶的是大姓,因怕孤门独姓受人欺侮,故将“聂”姓改为“叶”姓。叶开寅岁丧父,7岁时母亲把他送到纳水河一所私塾读书。纳水河位于京汉铁路广水车站的入口处,交通便利,消息灵通,私塾先生常向学生讲些时事。15岁那年,叶开寅辍学,到广水铁路机修厂当工人。时值二七大罢工爆发,广水车站成立了工人俱乐部。2月4日上午8……[详细]
余天云 革命烈士 (19111945)
  余天云,又名福生,1911年农历十一月二十一日生于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县)紫云乡大余家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余正启,继承祖业二斗田,一般年景收稻谷四担,遇灾只收二三担;另租种田铺余家族公田,一年只收三担谷子,一半交租;自家无柴山,每次行程十余里,到五岭山砍柴。母亲闵氏,系紫云张家河村王家畈人,自到余家后,为养家糊口常年在家纺棉织布,种菜喂猪,农闲帮人家纺线。余天云7岁那年,父亲送他到徐家塘一所私塾读书,先生徐立云不趋炎附势,教书育人,……[详细]
  俞照光,1906年出生于湖北省阳新县丰叶里(今属陶港镇)彭山村。7岁入本村私塾,接受儒家思想教育。1919年春以优异成绩考入阳新中学。时值五四运动爆发,阳新中学进步师生奋起响应,数百人参加--,并掀起了“驱赶军阀走狗李知事”的斗争。他们还组织宣传队,散发传单,揭露军阀政府的-行径和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的滔天罪行。经过这场运动,俞照光产生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自此,他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孙中山的《-》和许多进步书刊,寻求救国救民之道。1922年,……[详细]
  张获百,又名清正,1901年8月出生于湖北省黄梅县城北面王家桥。他少时读私塾。后入县立八角亭高等小学,毕业后,在多云山下张河头作启蒙塾师。1921年以后,黄梅旅外学生每年利用寒暑假回乡之机,在县城创办“书报流动处”、“阅报社”,销售进步书刊,传播革命思想。此时,渴求进步的张获百经常来县城看书读报,逐渐结识了宛希俨、李子芬、吴铁汉、王一飞、熊映楚等人。读好书,交益友,使张获百的思想有了一个新飞跃。他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开始找到了人生奋斗的……[详细]
  张华,字冠军,学名张中冕,别名张子余、张萍化,1895年出生于湖北省钟祥市洋梓镇一富门之家。1911年,张华赴武汉求学。当时的武汉正处于疾风暴雨的前夜。革命团体和进步书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民主思想广泛传播。张华在进步思想的洗礼中,逐步认清了中国社会贫困落后和愚昧的本质。他决心发奋读书,为“驱除鞑虏,复兴中华”尽力。1915年5月,张华东渡日本,考入早稻田大学攻读法律。在留日期间,张华与周恩来、李大钊结识,在他们的影响和帮助下,接受了马列……[详细]
  周为邦,湖北省黄梅县李英乡燕窝宕人,生于1895年6月。幼年丧父,6岁入蒙学,15岁进经馆读书。五四运动后,受新思想影响,开始认识到旧社会的腐朽和反动。1923年,黄梅旅鄂、旅沪、旅宁的进步学生,回乡组织青年读书会和平民教育促进会,并售发《向导》《中国青年》等进步书刊,周为邦积极参与这些活动,得到良好的影响,毅然走上了革命道路。1924年,周为邦到广西入军官讲武堂学习,翌年毕业,不久又考入黄埔军官学校第四期深造。北伐时,分到第七军从事军……[详细]
  张茂信,1906年6月20日生于湖北省蒲圻县斗门桥下屋张家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全家九口人,仅有柴山一亩,旱地二亩。为了度日,租种了土豪邱道晋水田50多亩,年交地租60余担。一家勤扒苦做,精打细算,收入除捐税外,勉强可以度日。张茂信0岁时,从堂兄张茂礼读了三年私塾,后因家贫辍学,在家务农和做手艺。1924年,他与黄在桂结婚,生得一子,取名卫儿,后不幸夭折。1930年,随着革命运动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张茂信在家乡参加了地方赤卫队。次年,红十六军……[详细]
  张经伟,又名考佴,1888年生于湖北省天门县蒋场区赖场乡一个富裕农民家庭。他祖父有5个孩子,有田产50余亩,分家后其父得田10余亩。张经纬一家自食其力,农忙耕作,农闲行医、教私塾,可谓小康之家。张经伟7岁入学,随父课读。他厌恶整天坐着读死书,讨厌封建礼教,敢作敢为。见父亲逼着学生磕头、经常施加体罚,常常与之争辩。有时,他见同窗学友没有钱买纸笔,就从自己家里拿钱资助他们。14岁那年,他公开与学友一道,反对他父亲打骂学生,其父一气之下,将他……[详细]
  周安灿,1896年生于湖北省黄梅县张河乡周焕六村一个农民家庭。1903年入私塾读书,后考入九江同文中学,毕业后到九江活水医院学医,并留院工作。1914年,周安灿奉父母之命,与同乡女青年杨水英结婚,随即有了孩子。1921年,因在活水医院工资微薄,生活困难,周安灿经友人介绍转到当时全国四大名镇之一的江西景德镇华法医院供职。两年后,母亲病逝,家境艰难,父亲无法,只得把3个未成年弟妹带到他那里居住,此时周安灿已有了3个子女,加上父亲和弟妹共9人……[详细]
  • 胡南生
  胡南生(1906~1933)又名允财、兰生,化名吴之声,湖北武昌人。出生于农民家庭。民国15年(1926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0年夏调任上海工人联合会青年工作部部长。次年春,调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江苏省委组织部长,民国22年2月28日,在上海主持召开青年团区委书记联席会议时,由于叛徒出卖而被捕。6月,被杀害于南京雨花台。……[详细]
  陈光亨,字衡书,号秋门。湖北阳新人1826年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任武英殿协修道纂修官,1832年授职编修,1838年补山东道监察御史,1839年转掌贵州道,协理京畿道,累转户科掌印给事中。1859年,钦加四品卿衔,著有《养和堂遗集》。陈直言敢谏。1839年,奏请禁臣僚竟认“师生”、结纳营私风。1840年,先后奏请查湖北恶吏孙楚镛私设非刑暴行及四川-刘有仪、吴勤邦搜刮民脂劣迹,还据实弹劾军机大臣穆彰阿,人称“铁御史”。1841~184……[详细]
  冯传汉914年1月14日生于湖北省汉口市的一个医生家庭,故名传汉。自幼随父耳濡目染,很早就怀有从事医学事业的志向。骨科专家冯传汉1932年考入燕京大学医预科,1936年获理学学士学位及优秀生奖。1940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并获外科学奖,被留校工作,任协和医院外科住院医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2年协和医院被迫关闭,他转到当时北平名医聚集的中和医院(北京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前身)工作,任外科医师。19……[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