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福建省 > 福州市 > 长乐历史人物介绍4

长乐历史人物介绍4

  陈端柄(1901~1972)陈端柄,潭头镇泽里村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出生。自幼随父迁居上店村。民国10年(1921)端柄赴美国留学,习土木工程。毕业于华盛顿大学和芝加哥鲁尔大学。民国14年,获学士学位。后在纽约大学土木工程系当研究生。他半工半读,在芝加哥、纽约等地公司任工程师。民国28年回国,任杭州之江大学教授。民国31年,端柄曾受中国共产党委托筹办江淮大学,任江淮大学总务长。民国37年,杭州之江大学迁往上海,与沪江大学、圣约……[详细]
  陈亨源(1901~1950)陈亨源,又名亨姐,江田乡南阳村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出生。父为肩挑小贩,生活贫困。他幼时白天帮父亲干活,晚上到夜校读书,后考入培青中学,为生活所迫辍学。民国16年(1927)亨源到长乐县城关一家私人诊所当助理,同时报考上海医学院为函授生。民国20年,函授毕业,在松下村挂牌行医。民国22年,到福清海口镇开“复甦”诊所。民国25年,亨源在共产党员陈金来影响下接受马列主义思想。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底,……[详细]
  陈俊盛(?~1941)陈俊盛,讳凯明,松下南坡人。曾参加刘润世领导的国民兵团,接受抗日救国思想。民国30年(1941)4月19日,日本侵略军侵犯福州,从松下港登陆,时任松下乡副乡长的陈俊盛率丁壮数十人与敌军500多人遭遇,俊盛身中数创,仍顽强杀敌。抗日志士个个奋不顾身与日本侵略军拼搏,俊盛等抗日志士30余人壮烈殉国。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以俊盛等为国牺牲,特颁“悍患成仁”四字旌表,并在松下修筑烈士墓。……[详细]
  柯凌汉(1896~1985)柯凌汉,字梅初,潭头镇岱西村人,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出生。民国元年(1912)考入福建私立法政专门学校,攻读法律本科。毕业时因成绩优秀由学校资助赴日本留学,入早稻田大学深造,注重民法学。民国5年,回国参加全国第一文官高等考试,成绩及格,从此进入司法界工作。先后在闽侯地方法院、福建高等法院分院、最高法院历任检察官、首席检察官、推事、庭长、院长等职务,还在福建私立法政专门学校、福建学院兼课,长期从事司法工作……[详细]
  陈笑石(1896~1976)陈笑石,女,字斌瑶,云路乡人。民国16年(1927)于福建省立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考进私立福建法政专门学校。民国19年,笑石法专毕业,即任闽侯县华洋审判所审判员,审理本辖区外国侨民与中国居民之间的民事诉讼。翌年,南京司法行政部认为这类诉讼应归地方法院审理,笑石乃随该机构裁撤而离职。但最高法院检察长郑烈念她系参加辛亥革命的马江卿的遗孀,推荐为闽侯地方法院检察官,成为中国妇女出任检察官的第一人。陈笑石性格开朗,喜……[详细]
  李世甲(1894~1970)李世甲,又名渚藩、德声,字凯涛,长乐沙京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三月二十日生于侯官县(今福州市)。父李复礼开“生花堂笔店”,以制笔为生。世甲14岁考取烟台水师学堂,学习驾驶。他学习勤奋,每试均列前茅。宣统三年(1911)六月毕业,到“通济”练习舰见习。同年,武昌起义爆发,“通济”舰响应起义,他随舰参与光复金陵等战役。民国2年(1913)1月,入南京海军军官学校深造。12月毕业,补海军少尉,派充“海容”舰候……[详细]
  林仲易(1893~1981)林仲易,原名秉奇,号竹西,又号属云,长乐人。清光绪十九年(1893)八月出生。宣统三年(1911),林仲易入福建私立法政学堂学习,民国3年(1914)毕业。民国6年赴日本留学,民国9年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回国后任北京《晨报》。时值新文学革命时期,仲易等人将《晨报》及其副刊办成宣传新思想、倡导新文学的园地。民国12年,任该报代理总,直到民国17年6月《晨报》停刊。民国17~25年,仲易历任《民言日报》社长、《……[详细]
  郑贞文(1891~1969)郑贞文,字心南,长乐云路郑华南人,清光绪十七年(1891)三月出生在一个没落的书香门第。3岁丧父,自幼勤读,12岁考取福州府学秀才。光绪三十二年,随亲族东渡日本,先后就学于日本宏文学院普通科、正则英语补习学校、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仙台第二高等学校本科。宣统元年(1909),参加同盟会。宣统三年武昌起义后,贞文辍学回福州参加革命。福建光复后,贞文任福建都督府政务院教育部专门科科长。民国元年(1912)4月,改……[详细]
  宝松(1891~1962)宝松和尚,俗名陈开熙,长乐人。清光绪十七年(1891)生于福州,27岁出家,在鼓山涌泉寺受戒为僧。先后任雪峰崇圣寺、槟城极乐寺及林阳寺住持。民国时期,福州名刹开元寺被当作监狱。民国30年(1941)宝松挺身而出,为恢复古刹同当局交涉,虽几经挫折,但毫不气绥,坚持说理斗争,终于使名寺重光。民国36年11月,宝松在修建开元寺的同时,在寺内创建福建佛教医院。翌年,他为募资扩建开元寺和佛教医院,远渡南洋,遂留海外。先后……[详细]
  林素园(1890~1967)林素园,字放庵,祖籍长乐。清光绪十六年(1890)生于福州台江苍霞洲荔枝下的书香门第,民国元年(1912)毕业于福建师范学堂。民国4年赴日本留学。回国后任北平大学教授,并与高一涵、沈钧儒等创办《自治周刊》。不久,客居洛阳,被聘为直鲁豫巡阅使署秘书。民国18年,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民国26年,赴广西参加反蒋、抗日宣传活动。他与地下党领导的厦门“儿童-剧团”合办桂林黄花岗小学。民国30年,在闽侯南屿镇集资创办……[详细]
  蒋斌(1890~1937)蒋斌,屿头人,清光绪十六年(1890)出生。光绪三十四年毕业于烟台水师学堂驾驶班,派任“海容”号军舰三副。宣统三年(1911),武昌起义爆发,“海容”、“海琛”两舰相继赶到阳逻江面,准备参战。时海军官兵准备起义,“海容”舰大副饶涵昌、陈季良、三副郑畴刚、蒋斌等人发起,与“海琛”舰联系,迫使两舰满族人管带参加起义。两舰起义后,驶往九江,不久,即驶回汉口,泊在阳逻,湛家矶江面,截击沿京汉线南下的清兵援兵车。同年底,……[详细]
  刘锋(1887~1911)刘锋,字肩宇,又名六符,二刘乡人。父栻,清贡生,长期寓居福州行医。生有六子,锋最小,故又名六符。幼聪敏,7岁读书,稍长,任侠好武,倜傥不羁,苦练拳术,并善舞剑。光绪二十八年(1902)考入闽县小学堂读书,勤而好问,警悟过人,尤致力于军书戎略的钻研。他耳闻目睹清廷丧权辱国,激于爱国热情,决心弃文习武,抵御外族入侵。不久,父母诸兄相继死于时疫,仅存寡嫂侄女。刘锋把父亲全部遗产留给嫂子,自己去打短工,常累日不食,单衣……[详细]
  黄葆钺(1880~1968)黄葆钺,字蔼农,小名破钵,别号青山农,青山下村人,清光绪六年(1880)出生。葆钺小时体弱多病,8岁父亲去世,家道中落,依赖母亲抚养成人,青年时就读于全闽师范学堂,后入上海法政学堂,毕业后,目睹清政府吏治腐败,遂无心仕途,而对书法、碑刻、绘画等艺术感兴趣。他云游名山大川,对碑碣法帖、鼎彝玺印、汉砖石刻及名家真迹悉心揣摩,自学书画篆刻,潜心研习,技艺精进。民国成立后,葆钺回到福州,历任福建省图书馆馆长、福建甲种……[详细]
  林弥钜(1879~1950)林弥钜,竹田人,清光绪五年(1879)出生。父林泰感是私塾教师,收入微薄,后又染上吸食鸦片的恶习,以致家中一贫如洗。弥钜年幼失学,从小在外祖父家中放牛。弥钜19岁时到马尾谋生,在马尾海军煤站挑煤。23岁时他到福州一家锯木厂做工,帮助老板家人管理工厂,颇有才干,因此略有资财。时适马尾造船厂拍卖一批旧舰艇废铁,弥钜见有利可图,中标买下,并转卖获利,用以在洪山桥浦上自设协利锯木厂。光绪三十一年,为扩大再生产,工厂迁……[详细]
  高鲁(1877~1947)高鲁,字曙青,号叔钦,龙门乡人,清光绪三年(1877)五月十六日出生。高鲁幼年丧父,家境贫困,赖母林氏茹苦含辛教养成人。光绪二十一年,就学于福州九彩园。光绪二十四年,考入马尾船政学堂。光绪三十年以优异成绩保送出国学习。翌年,入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攻读工科,研究中国古代天文学,第一个编制了以立春为岁首的《长春历书》。宣统元年(1909)毕业,以力学计算方面的论文获工科博士学位,奉派考察德、法各国工厂。同年,孙中山在……[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