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广东省 > 江门市 > 新会历史人物介绍7

新会历史人物介绍7

陈国达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122004)
  • 陈国达
  陈国达,地质学、大地构造学家 1912年1月22日生于广东新会。193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4年4月8日逝世。 曾任中南工业大学学术顾问、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中国地洼学会理事长、国际地洼构造与成矿研究总中心主席、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矿床成因协会矿床大地构造委员会副主席兼构造-岩浆活化(地洼)学组主席,国际刊物《大地构造与成矿学》主编。从事大地构造研究,于1956年创……[详细]
张佑启 中国科学院院士
  • 张佑启
  张佑启, 计算力学、土木工程专家。原籍广东新会,1934年9月18日生于香港。1958年毕业于华南工学院,获工学士学位。1964年获英国威尔斯大学博士学位,1973年获英国威尔斯大学科学博士学位,1982年获澳大利亚阿雷特大学工学博士学位。香港大学教授。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开拓了有限元法在结构力学、特别是板与壳的研究。1964年及1965年提出矩形及三角形板单元,1965年开展弹性半空间上薄板的研究,提出弹性地基……[详细]
薛社普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172017)
  • 薛社普
  薛社普,细胞生物学家。1917年9月26日出生,广东新会人。1943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博物系,1947年获该校生物系获硕士学位。1951年获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理科哲学博士学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教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对细胞分化规律及其可调控性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为我国男性生殖生物学及节育药棉酚等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创建了网织红细胞与骨髓瘤细胞的胞质体杂交模型,发现波……[详细]
郭景坤 中国科学院院士
  • 郭景坤
  郭景坤, 材料科学家 1933年11月21日生于上海,籍贯广东新会。195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曾任该所所长、国家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863”计划新材料领域第二届首席科学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20世纪60年代在高铝氧高频绝缘瓷与金属的真空气密封接工作中,在深入研究陶瓷/金属封接机理的基础上,提出的活化钼锰金属化方法,适合于多种氧化物陶……[详细]
  梁从诫(1932-2010),男,祖籍广东新会,出生于北京市。祖父梁启超,父亲梁思成,母亲林徽因。曾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中国文化书院·绿色文化分院)创办人、会长。1954年,毕业于清华历史系,曾师从陈翰笙先生攻读世界史研究生,毕业后赴云南大学历史系任教。 1993年开始关注民间环境保护活动。领导创建了中国第一家完全民办环境保护组织“自然之友”。 1999年,获中……[详细]
梁思达 梁启超四子 (19122001)
  • 梁思达
  梁思达(1912年—2001年),著名的经济学家,梁启超四子。1935年,梁思达从南开大学经济系毕业,随即考上该校的硕士研究生,并于1937年取得硕士学位。他长期从事经济学研究,抗战期间曾在重庆中国银行总管理处和中国银行长沙支行任职,1949年调北京国务院外资企业局(后改为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秘书处,后在调研处任统计科科长,兼做内部资料的工作。他曾经参加中国科学院经济所《中国近代经济史》的编写工作,并于1965年主编了《旧中国机制面粉工……[详细]
梁思顺 梁启超长女 (18931966)
  • 梁思顺
  梁思顺(1893—1966),字令娴,诗词研究专家, 梁启超长女。外交官周希哲夫人,中央文史馆馆员。生于广东新会,毕业于日本女子师范学校,有《艺蘅馆词选》五卷。她自幼受到父亲的熏陶和教育,爱好诗词和音乐。梁启超在世的时候,思顺长期担任父亲的助手,并尽心照顾自己的弟弟妹妹,深受梁启超的喜爱。在梁启超-日本期间,她曾担任梁启超的日语翻译。梁启超逝世后,她精心保存了父亲的许多信件,后来成为《梁启超年谱长编》的重要素材。人物生活她操守高洁,在1……[详细]
梁思礼 梁启超第五子,中国科学院院士 (19242016)
  • 梁思礼
  梁思礼(1924.8.24-2016.4.14),广东新会县人,梁启超之子。火箭系统控制专家,中国导弹控制系统研制创始人之一。 1945年获美国普渡大学学士学位; 1947年获辛辛那提大学硕士学位; 1949年获辛辛那提大学博士学位; 1950年任邮电部电信技术研究所技术员;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梁思礼曾领导和参加多种导弹、运载火箭控制系统的研制、试验。他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研制中首次采用新技术,为向太平洋成功发射远程……[详细]
梁思宁 梁启超的第四女 (19162006)
  • 梁思宁
  梁思宁,(1916---2006)生于上海,是梁启超的第四女。早年曾就读于南开大学。1937年日军轰炸南开,她-失学。1940年,在三姐梁思懿的影响下,梁思宁投奔了新四军,在新四军123支队司令部,主要从事宣传工作,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她与同样是从青年学生成长为革命干部的章柯结婚。建国初期,陈毅元帅曾对建筑学家梁思成说:“当年我手下有两个特殊的兵,一个是梁启超的女儿,一个是章太炎的儿子。”陈毅元帅所说的梁启超的女儿即梁思宁。……[详细]
梁思懿 梁启超的第三女 (19141988)
  • 梁思懿
  梁思懿(1914-1988) ,女,广东新会人,1914年出生于北京,为梁启超的第三女,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梁思懿于1933年考入燕京大学医学预备班,准备三年后进入协和医学院学医。后来,为了参加革命,她转入燕京大学历史系,并自1935年下半年开始投身于-。她思想活跃,积极进步,曾任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的大队长,是“一二·九”运动中的学生骨干,是燕大学生领袖,为“燕京三杰”之一。……[详细]
梁思庄 梁启超次女 (19081986)
  • 梁思庄
  梁思庄(1908年-1986年5月20日),出生于日本神户,祖籍广东新会,著名图书馆学家、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曾任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精通英、法、德、俄等多门语言。梁思庄是梁启超的次女。1925年,梁思庄随大姐梁思顺与即将在加拿大任总领事的姐夫周希哲一起前往加拿大读书。后分别获麦吉尔大学文学学士学位和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学学士学位。1933年,与丈夫吴鲁强结婚。1936年,到北京在燕京大学图书馆工作。建国后,任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详细]
梁思永 梁启超次子 (19041954)
  • 梁思永
  梁思永(1904.11.13~1954.04.02), 广东新会人,1904年生于上海,中国现-古学家,梁启超次子,近代田野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近-古学和近- 古教育开拓者之一,我国第一个受过西洋的近-古学正式 训练的学者。著作有《梁思永考古论文集》。他通过一生的田野 实践和辛勤劳动,为中国近-古学的发展壮大及考古人才 的培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他还为新 中国考古事业的建立和考古学学科规划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这在……[详细]
梁思忠 梁启超的第三个儿子 (19071932)
  • 梁思忠
  梁思忠(1907年—1932年),梁启超的第三个儿子,1907年生于日本,自清华毕业后到了美国留学,先后在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和西点军校学习。在梁启超所有留学子女中,梁思忠的政治热情最高,1927年初他一度想终止学业回国参加“北伐”,但被父亲劝阻。20世纪30年代初梁思忠毕业回国,加入了国民革命军。入伍后,由于留学资历和杰出才干,他很快升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炮兵上校。在1932年的一·二八淞沪抗战中,驻防上海的十九路军浴血奋战,梁思忠表现……[详细]
  赵竹光(1909~1991),广东新会人。自幼父母双亡,由祖父母抚养。因缺衣少食,营养不良,身体瘦弱。民国18年(1929年)从广州培正中学毕业,来沪考入上海沪江大学文学院求学。因体质虚弱,难以适应繁重的学业负担。他从美国《体育》杂志中看到介绍有关健身锻炼的图照与文章,即按所介绍的方法,运用哑铃、杠铃等器械进行锻炼,肌肉逐渐发达,体质有所增强,与前判若两人。同学们纷纷要求参加锻炼。为此,赵组织中国第一个健美体育组织——沪江大学健身会,辅……[详细]
  陈鸿璧(1884~1966),女。广东新会人。上海圣约瑟西童女校毕业。民国元年(1912年)在苏州《大汉日报》任,后来沪创办广东幼稚园。至民国6年发展成小学并附设幼稚园,学生、教职员工达百余人,改名为旅沪广东小学。民国9年,新校舍在宝源路落成。民国14年,更名为广东公学。民国18年,又定名为私立广东中小学并附设幼稚园。至民国20年学生已逾700人,校舍5幢。翌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校舍被日军炸毁。她一面筹划资金在废墟上重建校舍;一面租房……[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