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历史事件_淞沪会战 相关人物介绍(7)

历史事件_淞沪会战 相关人物介绍(7)

  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淞沪会战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是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的战役。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日军投入8个师团和2个旅团20万余人,宣布死伤4万余人;中国军队投入最精锐的中央教导总队及八十七师、八十八师及148个师和62个旅80余万人,自己统计死伤30万人。
  淞沪会战中日军因遭到国民党的顽强抵抗而损失惨重,这场战役对于中国而言,标志两国之间不宣而战、全面战争的真正开始,卢沟桥事变后的地区性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并彻底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
  徐启明(1893—1989),惠阳县淡水镇人。生于广西榴江。广西陆军小学堂第二期、武昌陆军中学堂、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步科、陆军大学第十二期毕业。民国6年(1917)起任广西陆军模范营连附,边防营长,李宗仁部边防第一队司令。民国15年(1926)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军第五旅少将参谋长,第五师十一团团长,第十五军第一纵队司令。民国19年(1930)起任广西省政府政务处长,广西绥靖公署中将参军,李品仙……[详细]
  林兴强(1879~1950),海口长流镇道益村人。出身贫寒。幼年在家乡读书,青年时赴穗考入黄埔军校第七期。毕业后任少尉排长,参加第二次北伐。1930年,参加蒋、冯、阎中原大战,升上尉连长。1933年,随军第五次围剿中共苏区,升任副营长、营长。1937年8月13日,奉命随军参加淞沪会战,升任上校团长。随后奉命人陆军大学深造,结业后回广东,在余汉谋部任上校团长,不久调任台山团管区副司令,继而升少将司令……[详细]
  张仁奎(1865-1944),字锦湖、镜湖,祖洪洞县,祖上迁居山东滕县城头乡东荒沟村,高祖张廷献再迁居滕县山亭乡张山湾村。中华民国军事将领,上海青帮大字辈人物。清同治四年(1865)农历十一月二十五日生。父张海兰,弟兄三人,仁奎排行老大。自幼家贫,为人放牛,稍长便到沈庄村沈姓地主家当长工。少时跟其表叔习武,练就一身武功,其武器为铡草刀,人称“张大铡刀”。光绪十五年(1889),滕县开科考武秀才,张……[详细]
  苏文钦(1907-1996),醴陵人。1924年2月入广州国民政府军政部讲武堂学习,同年由左权、蔡升熙介绍加入“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c.p外围组织),1924年9月该校并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1925年参加北伐战争。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南昌起义,任中国工农红军第20军第3师参谋长兼参谋处长。曾协助周逸群师长指挥守卫潮州的战斗。1927年11月第二十军第三师南下失利后,返乡组织工农武装,任工农……[详细]
  • 李玉堂
  李玉堂,字瑶阶,1899年生于山东省广饶县大王镇大王桥一个地主家庭。兄弟姐妹七人,他排行老三。李玉堂7岁那年入本村私塾读书,15岁到广饶县第二区振华高等小学学习,毕业后,考入山东省工业专门学校。在读书之际,李玉堂亲眼目睹社会紊乱、军阀混战、苛捐杂税多如牛毛、父老乡亲怨声载道、民不聊生的社会惨状。这激发了李玉堂的爱国热忱。李玉堂的家乡——大王桥村地处益、寿、临、广交界处,交通便利,城乡信息沟通,新文……[详细]
  邱行湘(1907—1996),国民党军少将。字辽峰,江苏溧阳南渡镇邱家桥人。黄埔军校第5期步科毕业。是黄埔系和土木系骨干将领。邱行湘出生于大农户家庭,18岁考入黄埔五期步兵科,35岁成为将军,1946年在东北四平战役中大显身手,被蒋介石誉为邱老虎。建国后为江苏省五、六两届政协委员及文史专员。生平1937年1月任军政部补充1团团长,抗战爆发后任第18军67师201旅副旅长兼402团团长,参加淞沪会战……[详细]
  沈发藻(1904-1973)生于1904年10月8日(清光绪三十年八月二十九)。江西大庾(今大余)人,字思鲁。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工兵科、陆军大学正则班第九期毕业。1925年9月军校毕业后任第1师中下级军官。1928年11月考入陆大第9期学习。1930年12月出任国民政府警卫师第1旅3团中校营长。1931年6月警卫师扩编为警卫军,升任警卫第1师2旅4团上校团长。1932年1月警1师2旅4团改称第……[详细]
  张世希(1903-1990),别字适兮,生於安徽桐城,周岁时迁居江蘇江宁。1924年春到广州,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四队学习,毕业後任军校入伍生队区队附,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排、连、营长。参加两次东征和北伐。1928年起任中央军校武汉分校教导第一团团长,後所部改编为第十四师第七十九团,调任教导第一师第一团团长,嗣所部改编为国民政府警卫军第一师第一团,旋又改编为第八十七师五一七团,仍任团长,参加一二八……[详细]
张金廷 (19051978) 民国陆军中将
  张金廷(1905—1978),山东高密人,1924年9月,入黄埔军校第三期学习。1925年初,参加东征讨陈之役。1926年?月,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任第一军第二师第四团第九连中尉排长。1927年任连长。1928年任营长。1931年任第八十八师中校参谋。1933年升任团长,属第九师。1936年3月,国民党政府任其为陆军步兵中校。1937年8月参加淞沪之役,任第九师第四十九团团长。1938年任陆军第九……[详细]
周志道 (19001984) 国民党陆军中将
  周志道(1900-1984),江西永新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起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七军二师二团一营上尉党代表,补充第六团二营八连连长,第二十二师参谋处参谋,第一军教导团一营一连连长,独立第十四旅一营副营长,独立第三十二旅一九四团三营少校营长,第一九六团中校副团长,上校代团长。1933年起任补充第一旅军官大队上校大队长、第二团上校团长,第五十一师三0三团上校团长,新编第十一师……[详细]
彭孟缉 (19081997) 著名的军事将领
  彭孟缉(1908年9月12日—1997年12月19日),字真如,号念先。湖北省江夏城(今武汉市)人。著名的军事将领。1908年9月12日(清光绪三十四年八月十七日)生,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后奉派赴日本战野炮兵学校进修,返国后任陆军炮兵学校主任教官。中日战争期间曾参加淞沪战役、长沙会战,而升任陆军总司令部中将炮兵指挥官。台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国民政府所接收,1946年彭孟缉来台湾担任高雄要塞中将司……[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