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历史事件_长沙保卫战 相关人物介绍

历史事件_长沙保卫战 相关人物介绍

  长沙保卫战即“湘北大捷”。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抗击日军的重大战役,前后加起来一共三次。
  第一次长沙保卫战,战术上未分胜败,战略上阻止了敌人的目标,可作胜仗。
  第二次、第三次长沙保卫战,不仅阻止了敌人的目标,而且对敌军造成相当的打击。
  但随后发生的“长衡会战”,则因骄傲松懈,准备不足而失利。尽管功亏一篑,但是前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仍然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上下坚持抗战的热情。
关键人物
薛岳 (18961998) 国民党抗日十大名将
  • 薛岳
  薛岳(1896年12月27日——1998年5月3日),字伯陵,汉族,广东韶关市乐昌县九峰镇小坪石村客家人。原名薛仰岳,因生于中日甲午战争期间,因其父敬仰南宋的抗金民族英雄岳飞而起名薛仰岳。薛仰岳后改名薛岳,以示不仅仰慕岳飞更将身体力行。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回粤后曾任孙中山警卫团第一营营长。1922年陈炯明叛乱期间,薛岳曾保护宋庆龄脱险。北伐初期任第一军第一师师长。薛岳,抗日名将,时有抗日“战……[详细]
相关人物
王耀武 (19041968) 国民党抗日十大名将
  • 王耀武
  王耀武将军:第十名将。第74军长。1937年参加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1938年参加武汉会战中的万家岭战役。1939年参加南昌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1941年指挥74军参加上高会战,重创日寇,被誉为抗日铁军。后参加第二次、第三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1945年指挥了国军抗战中的最后一次会战——湘西雪峰山会战。从抗战之初到抗战结束,王耀武年年对日作战,几乎是无役不予,而且……[详细]
  吴逸志(1896—1961),名福胜,号锡祺,字学行,广东省丰顺县丰良镇莘陂村人。先后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陆军大学、柏林大学。北伐战争时任第四军团长、支队长、第八路军总参谋、广东国防设计委员、中央训练团教育委员,1937年4月1日晋升少将军衔,抗日战争时期任第九战区前敌参谋长,1939年7月12日晋升中将军衔。曾任教育部部员、交通部广州航政局局长兼治海航政局局长。1938年3月当选第一届-广东……[详细]
罗卓英 (18961961) 中国抗日第一将
  • 罗卓英
  罗卓英(1896—1961),字尤青,国民党陆军上将。1896年3月19日生于广东省大埔县百侯镇。7岁入乡塾读书,1914年毕业于该县官学,次年入大埔中学。1922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炮科。早年参加东征与北伐等役,由下级军官升至-第11师师长及第18军军长,并积极参与江西剿共。抗日战争时期,率部先后参加了淞沪抗战、南京保卫战、南昌会战、上高会战、长沙会战、平满纳会战等重大战役,历任第十六……[详细]
  • 李玉堂
  李玉堂,字瑶阶,1899年生于山东省广饶县大王镇大王桥一个地主家庭。兄弟姐妹七人,他排行老三。李玉堂7岁那年入本村私塾读书,15岁到广饶县第二区振华高等小学学习,毕业后,考入山东省工业专门学校。在读书之际,李玉堂亲眼目睹社会紊乱、军阀混战、苛捐杂税多如牛毛、父老乡亲怨声载道、民不聊生的社会惨状。这激发了李玉堂的爱国热忱。李玉堂的家乡——大王桥村地处益、寿、临、广交界处,交通便利,城乡信息沟通,新文……[详细]
方先觉 (19031983) 抗日将领,国民革命军二级上将
  方先觉(1903年-1983年),抗日爱国将领,国民革命军二级上将。字子珊,江苏省徐州府萧县人(今属安徽萧县)。 方先觉萧县第四高等小学毕业后,就读于江苏省立徐州中学。之后入读南京第一工业学校。后考入国立中央大学工学院电机系。以后转学军事,先后就读于黄埔军校第3期步兵科、黄埔军校高教班第2期、陆军大学乙级将官班第4期受训。此后,他相继参加北伐战争、中原大战、台儿庄会战、长沙会战、衡阳保卫战等军事……[详细]
  • 杨森
  杨森(1884年2月20日-1977年5月15日),字子惠,原名淑泽,又名伯坚,现四川广安市广安区龙台镇红日村人(原川东广安县龙台镇寺),川军著名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贵州省主席。杨森与“水晶猴子”邓锡侯、“巴壁虎”刘湘、“多宝道人”刘文辉,“王灵官”王陵基并称川军五行。杨森颇具传奇色彩,历经辛亥革命、护国战争、军阀混战,抗日战争等历史时期,既有早年讨袁护国 。炮击英舰、保护朱德、陈毅、……[详细]
  王陵基(1883-1967),字方舟,雅号“王灵官”,但一般相熟的人都叫他“王老方”。属羊,因其为人岸然自高,与道家寺观里面的“灵官”同姓,取其同声通假,所以又叫他“王灵官”。四川省乐山县(今乐山市中区)人。四川武备堂毕业,后留学日本学习军事,毕业于士官学校。国民革命军第9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30集团军总司令,四川省政府主席兼四川省保安司令,四川省军管区司令,第7绥靖区司令官。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衔,……[详细]
  彭位仁,湖北陆军小学、武昌陆军第三预备学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科、陆军大学第十三期、南京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第二期、中央训练团党政班毕业。1923年起,任国民革命军第四混成旅炮兵排长,国民革命军第八军排连、营长,第三十六军第三师第七团团长。参加北伐战争。1928年起,任第十七军第一师师长,新编第八师第二旅旅长。1930年春起,任第二十八军第十六师四十八旅旅长,第十六师中将师长。抗日战争爆发后,……[详细]
  欧震(1899—1969年),字雨辰,享年71年。曲江县龙归镇(今属武江区西联镇)甘棠村人。民国5年(1916年)毕业于省立韶州中学后,执教于县属周田墟小学。欧震在周田执教数年,痛感国内军阀割据使国土四分五裂,乃立志报国,投笔从戎。先在粤军担任排长。民国13年,在粤军讲武堂毕业后被编入国民革命军第4军第12师,在师长张发奎部下任营长。民国15年(1926年),国民革命军由广东出师北伐。参与湖南平江……[详细]
  关麟征(1905—1980),原名志道 ,字雨东。生于1905年4月18日,陕西户县人 。国民党陆军中将。1938年,在台儿庄血战中,负责攻击日寇的国民党部队五十二军,被当时国内外军事评论家称之为“关铁拳”,这“关”字是指时任军长的关麟征。关麟征出身于一个耕读传家的农民之家,家境贫穷。中学时代,因故辍学,后投笔从戎。1924年到广东投考黄埔军官学校,成为第一期学员,并于同年12月毕业。1928年任……[详细]
冈村宁次 (18841966) 侵华日军战犯,日军中国派遣军总司令
  冈村宁次(1884年5月15日——1966年9月2日),侵华日军战犯,百团大战后调任华北方面最高司令长官,指挥对八路军各抗日根据地进行了残酷的大扫荡。抗日战争末期任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昭和军阀的三羽乌的第三位。先后就学于陆军士官学校、陆军大学。曾参加日俄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1913年陆军大学毕业后在参谋部任职。1917年在驻华武官处工作。1919年回国后,长期供职于陆军参谋部,研究中国情报。……[详细]
  园部和一郎,男,1883年3月29日出生于熊本县,日本陆军中将,驻武汉的第二任11军司令。园部和一郎,熊本县出身。旧姓森林。园部交风雅的继子。熊本陆军地方幼年学校,中央幼年学校,1904年10月毕业陆军军官学校16期。在同期里有冈村宁次、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安藤利吉等后来的陆军大将。同11月步兵少尉,步兵第23联队付。1913年11月,陆军大学25期-组。历任步兵第23联队中队长,教育总监部课……[详细]
  曹福林(1894.4.10—1964.6.9)字乐山,国民党陆军中将,河北景州人,抗战名将。1912年入北洋军陆建章部左路备补军,1918年任冯玉祥第16混成旅排长,后历任冯玉祥部连长、营长、团长、29师长,中原大战,投靠蒋介石,任14军军长,1935年4月9日晋升中将,1937年8月19日任55军军长兼29师师长,隶属韩复榘第三集团军,韩垮后,兼任第3集团军副总司令,率部转战山东、河北、湖北等地……[详细]
  • 潘朔端
  潘朔端(1901~1978),又名潘燮,字孝源,1901年10月19日生于云南省威信县长安乡潘家山。父亲 系清末秀才,母亲周氏。弟兄姐妹四人,潘朔端排行第三。黄埔军校第四期学员。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因为有红色倾向,潘朔端被清洗出部队,流居上海。1929年回滇担任云南军官候补生队中队长,与大队长卢浚泉和大队副曾泽生一起编唱《吃饭歌》,还创办了《新武力》的校刊,以宣传“三大政策”和反帝反封……[详细]
  李天佑(1894—1932)字惠民。博兴县高渡村人。1930年经回乡开展党的工作的张静源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8月4日,博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农民-,-队伍发展到700多人, 活动于博兴、广饶、临淄三县边界。李天佑参加了-的组织和指挥工作。由于敌人残酷镇压,-坚持了二十几天就失败了,博兴党的工作也随之转入了地下。李天佑以教学为名坚持在兴福的粉王村一带秘密活动。一天深夜,受命赴胶东请示工作归来……[详细]
  王修身生于1904年,字新民,项城丁集村人。抗日战争中,他以旅长率兵,先后参加了武汉保卫战和第二次、第三次长沙会战。他幼年时家无田产,父亲在外做手工活,母亲在家以提篮卖花线、串户要饭为生。王修身13岁时,就到富家当小工。因家庭被逼债无力偿还,于民国9年(1920年)外出,找到同乡马式斌(详见后文),一起去冯玉祥的第16混成旅当兵。他在军营中勤奋学习,刻苦锻炼,服务忠诚,作战奋勇,得到上级的赏识和信……[详细]
  丁治磐(1894—1988),字似庵,江苏省东海县城北富安村人。1912年3月考入江苏陆军讲武堂步兵科一期,11月毕业授少尉,分在陆军第十六师赵念伯(赵声的弟弟)旅任长。1946年(中华民国三十五年)6月3日中午,蒋介石夫妇由北平飞抵济南。在空军第九战区司令部设行辕,召见山东国民党军政首脑王耀武、丁治磐(第二绥靖区副司令长官) 。1949年共产党军发起渡江战役,南京被攻陷。丁治磐竟成了民国末任江……[详细]
  霍揆彰(1901—1953),字嵩山,湖南酃县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是第十一兵团司令官,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先后率部参加淞沪抗战、武汉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滇西反击战诸役。其中淞沪抗战,率第五十四军于罗店一役重创日军精锐,第一次长沙会战中,率七个军布防洞庭湖西岸,阻击并重创日军。人生历程1924年11月军校毕业后派任军校教导团(团长何应钦)炮兵营(营长蔡忠笏)排长。1925年10月升任国民革命军……[详细]
  鲁道源(1898—1985) ,中国国民党陆军中将,云南昌宁人,毕业于云南讲武堂,后历任连长、营长、团长、旅长等职。抗战期间,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五十八军新编第十一师师长、第五十八军副军长及军长,积极参加抗战。抗战胜利时,在南昌接受日军投降。抗战胜利后,任整编第五十八师师长、第十四绥靖区主任、第十一兵团司令官兼武汉守备区司令等。1949年率残部退入越南。1952年赴台湾,任-防部中将参议、光复大陆设计……[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