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世界上最伟大的100位科学家(6)

世界上最伟大的100位科学家(6)

  鲍林,1901年2月28日生于俄勒冈州0兰市。父亲是药剂师并自己开设药房。1922年在俄勒冈州立学院毕业,获得化学工程理学士学位。1925年在加州工学院获得这个学院历史上仅有的优秀哲学博士学位。此后在加利福尼亚等著名大学任教,从1948年起还担任牛津、哈佛、麻省理工学院等七、八所著名大学的特邀访问教授。从1973年到现在任鲍林科学和医学研究所研究教授。鲍林对化学最大的贡献是关于化学键本质的研究及其……[详细]
  恩利克·费米(意大利文原名:Enrico Fermi,1901年9月29日—1954年11月28日,享年53岁),美籍意大利著名物理学家、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学教授,1938年物理诺贝尔奖得主。费米领导小组在芝加哥大学Stagg Field 建立人类第一台可控核反应堆(芝加哥一号堆,Chicago Pile-1),人类从此迈入原子能时代。费米在理论和实验方面都有第一流建树,这在现代物理学家中是屈指可……[详细]
  海森堡沃纳·卡尔·海森堡(德文原名:Werner Karl Heisenberg,1901年12月5日—1976年2月1日,享年74岁),德国著名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主要创始人,哥本哈根学派的代表人物,193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量子力学是整个科学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他的《量子论的物理学基础》是量子力学领域的一部经典著作。鉴于他的重要影响,在美国学者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详细]
  保罗·狄拉克,OM,FRS(Paul Adrien Maurice Dirac,1902年8月8日-1984年10月20日),英国理论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奠基者之一,并对量子电动力学早期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曾经主持剑桥大学的卢卡斯数学教授席位,并在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度过他人生的最后十四个年头。他给出的狄拉克方程可以描述费米子的物理行为,并且预测了反物质的存在。1933年,因为“发现了在原子理论里很有……[详细]
  冯·诺依曼(JohnvonNeumann,1903~1957),原籍匈牙利,布达佩斯大学数学博士。20世纪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在现代计算机、博弈论、-和-等领域内的科学全才之一,被后人称为“计算机之父”和“博弈论之父(涯杰)”。先后执教于柏林大学和汉堡大学,1930年前往美国,后入美国籍。历任普林斯顿大学、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教授,美国原子能委员会会员。美国全国科学院院士。早期以算子理论、共振论、量……[详细]
  尤利乌斯·罗伯特·奥本海默(JuliusRobertOppenheimer,1904年4月22日—1967年2月18日,享年62岁),著名美籍犹太裔物理学家、曼哈顿计划的领导者[1-3],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学教授(1929-1947年)。1943年奥本海默创建了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ANL)并担任主任(Director);1945年主导制造出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被誉为“原子弹之父”……[详细]
  库尔特·哥德尔(KurtGödel)(1906年4月28日—1978年1月14日)是位数学家、逻辑学家和哲学家。其最杰出的贡献是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生于捷克的布尔诺,卒于美国普林斯顿。1924年年在维也纳大学攻读物理,1926年转到数学系,并参加哲学小组活动。1930年获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证明了“狭谓词演算的有效公式皆可证”。之后在维也纳大学工作。1938年到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任职……[详细]
  德尔布吕克(1906-1981)是信息学派的先驱者之一。1924年考入蒂宾根大学攻读天文学。1926年他转学到哥廷根大学,开始把兴趣中心转移到了量子论上,随后便提出了量子论的最终形式。他弥补了他大学阶段错过的物理学习,在马克斯·玻恩的指导下获得了博士学位。德尔布吕克曾经是丹麦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玻尔(N·Bohr)的研究生。1932年,玻尔在哥本哈根举行的国际光疗会议上发表了《光和生命》的……[详细]
  约翰·巴丁(JohnBardeen,1908年5月23日——1991年1月30日),威斯康星州人。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电气工程师。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章的得主。1956年同W·H·布喇顿和W·肖克莱因发明晶体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72年,同L·N·库珀和J·R·施里弗因提出低温超导理论再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08年5月23日生于威斯康星州麦迪逊城,15岁便高中毕业。1923年入威斯康……[详细]
  弗朗西斯·哈利·康普顿·克里克,(英文名:FrancisHarryComptonCrick,1916年6月8日-2004年7月28日),英国生物学家,物理学家,及神经科学家。最重要的成就是1953年在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与詹姆斯·沃森共同发现了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双螺旋结构。二人也因此与莫里斯·威尔金斯共同获得了1962年的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这枚奖章现保存于百慕迪再生医学中心。2004年因……[详细]
  罗伯特·伯恩斯·伍德沃德(1917年4月10日–1979年7月8日,)美国有机化学家,现代有机合成之父,对现代有机合成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尤其是在合成和具有复杂结构的天然有机分子结构阐明方面。获1965年诺贝尔化学奖。与其同事罗尔德·霍夫曼共同研究了化学反应的理论问题。后者也获得了198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成长经历RobertBurnsWoodward1917一1979伍德沃德1917年4月10日……[详细]
  理查德·菲利普斯·费曼(英文原名:Richard Phillips Feynman,1918年5月11日—1988年2月15日,享年69岁),美籍犹太裔物理学家,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教授,1965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 。理查德·费曼,高中毕业之后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学习,最初主修数学和电力工程,后转修物理学。1939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1942年6月获得普林斯顿大学理论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与……[详细]
  • 杨振宁
  杨振宁(1922.10.1-)安徽合肥人。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1922年10月1日生于安徽合肥。1923年父亲杨武之赴美留学,随母亲留合肥居住,4岁时开始跟母亲学习认字。1928年父亲学成回国,受聘为厦门大学数学系教授,随父母赴厦门,入当地小学。1929年,父亲受聘于清华大学,随之入清华园内成志小学。1933年考入北平崇德中学。1937年抗战爆发后,返回合肥,入庐州中学。193……[详细]
  默里·盖尔曼(MurrayGell-Mann)1929年09月15日出生于美国纽约的一个犹太家庭里。童年时就对科学有浓厚兴趣,少年才俊,14岁从进入耶鲁大学,1948年获学士学位,继转麻省理工学院,三年后获博士学位,年仅22岁。1951年盖尔曼到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研究所工作。1953年到芝加哥大学当讲师.参加到以费米为核心的研究集体之中,1955年盖尔曼到加州理工学院当理论物理学副教授,年后升正教授……[详细]
  尼伦伯格(Nirenberg,MarshallWarren)美国生物化学家。1927年4月10日生于纽约州纽约市。尼伦伯格曾在佛罗里达大学学习,1948年毕业,其后继续在密执安大学学习,1957年他在该校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此后,他进入国立卫生研究院。进入六十年代后,生物化学领域中突出的课题是遗传密码问题。克里克和其他学者已经确定了DNA的结构,而且对形成蛋白质的主要机制也已有所认识。沿着DNA链的……[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