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公元1970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70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高平子(1888~1970年),名均,字君平,别署在园,因慕东汉天文学家张衡(字平子),故自号平子。本县张堰乡秦望村人。出身书香门第,父高煌为清末举人。延顾莲芳为塾师,深植国学之基。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考入上海震旦学院,攻读拉丁文及法文,并学习物理、几何及西方哲学。民国元年(1912年)大学毕业后,致力于天文学研究,先于佘山天文台实习,得台长蔡尚质神父(法国人)悉心指导,遂得通天文之学。民……[详细]
  伍诚仁伍诚仁,字克斋,又名宝瑜,浦城城关苏处衕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生,民国4年(1915)县立第一高级小学堂毕业后,赴广东加入粤军第一师,民国12年入广东西江陆军讲武堂。次年5月5日,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任第三队分队长。毕业后,曾任教导团第三连见习官、代理排长,第四军补充团二营营副兼五连连长、黄埔军校步兵军官团八连连长等职。民国15年参加北伐战争,同年6月任第一补充团一团二营营长,10月……[详细]
  杨光越(1896-1970),又名明初,富平县流曲镇梅家庄人;生于l896年,l920年开始在附近的小学任教,1951年弃教从医,同年参加陕西省卫生工作者协会富平支会;1956年担任富平县政协委员,1970年去世。杨光越为人正派,教学认真,颇受学生爱戴;医德高尚,精于眼科,为乡邻治病不收分文,群众称他是“穷人的医生”。他在执教行医之余,酷爱地方戏曲一秦腔艺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他组织学生排演的……[详细]
  黄艺博(1896~1970),原名栋材。花县新华镇岐山村人,生于一个商人之家。青年时代,曾就读日本某大学,主攻法律。留日期间,曾接受-的影响,后因参加留日学生-,被横滨警视厅以“紊乱国宪,变更国体,捣乱现代政府,破坏私有财产制度”等罪名逮捕,并受审讯。后经留学生总会延聘辩护士出庭抗辩,仍被-两月,始获释放。民国10年(1921),艺博回国,是年10月,出任花县教育局局长。他对取缔学塾,废除“四书五……[详细]
  王绍鏊(1888~1970)字却尘、恪尘,江苏吴江人。幼年就读于同里同川学堂,毕业后考入江苏省教育总会法政讲习所学习。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赴日本,入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科。清宣统三年(1911年)毕业回国后,与章太炎等组织中华民国联合会,曾任众议院议员等职,并参与讨袁等活动,民国12年(1923年)拒绝曹馄贿选,遭通缉,离京来沪,住拉都路(襄阳南路)446号。先后秘密组织新苏公会和苏、浙、皖……[详细]
   斯特朗(1885~1970)女。全名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美国人。1908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15年开始投身于争取社会进步的事业,积极反对帝国主义发动的第一次世界大战。1921年,随美国公谊会服务队赴苏联,侨居莫斯科近30年。1932年同苏联人乔尔·苏宾结婚,并创办了苏联第一家英文日报《莫斯科新闻》。她一生曾六次访问中国,凭着记者敏锐的观察能力,出色地报道了中国发生的重大历史变革。1……[详细]
  林庶应,名纲答,庶应其字,号松青,蓬壶乡美中村人,生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少年时家境贫寒,入私塾不久,即弃学从商。民国15年(1926),因地方土匪-,全家搬往泉州谋生。初由其大哥庶明买来一架织袜机,以庶应为主,专工织袜,其母、嫂负责纺纱、缝袜,其父则把成品拿到街旁排摊售卖。稍后,即转当店员和自己经营文具业,进而在泉州开设源美商行,专营纱布批发业务。他善于运筹,对商业行情臆测屡中,遂崭露头……[详细]
  刘锡五(1904-1970),本名刘荣福,孟县堤北头村人。他的童年是跟随父亲在江苏淮安和家乡的私塾中度过的,1920年到1924年,在开封圣安德烈中学读书。这个时期发生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这些事件对刘锡五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学校他订阅了《新青年》、《向导周报》、《中国青年》等进步书刊,从中吸取精神营养,锡五的表叔武怀让(即吴夫敬、武迈五,孟县南街人)是五·四运动的积极参加者,早年……[详细]
  周秀珠(1910~1970)周秀珠,女,曾用名周冷波、王宝琴,广东番禺人。童年在香港读书,后因家贫失学,到工厂做童工。民国14年(1925)6月,参加省港大-。后与-工人回到广州,坚持斗争。翌年,参加共青团。其后出席省港青工大会,被选为省港劳动童子团联合会筹备委员。是年9月,省港劳动童子团联合会成立,她被选为委员兼女童部部长。其间,参加中国共产党,在中华全国总工会省港-委员会从事妇女工作。民国16……[详细]
100、陈西滢 (18961970)
  • 陈西滢
  陈西滢(1896—1970),江苏无锡人,1912年去英国读中学,后入爱丁堡大学和伦敦大学,1922年获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北京大学外文系教授。1924年在胡适支持下,与徐志摩等人创办《现代评论》周刊,任文艺部主编,在该刊开辟‘闲话”专栏,发表许多杂文。另外还翻译了屠格涅夫等人的小说.1929年到武汉大学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43年到伦敦中英文化协会工作,1946年出任国民党政府驻巴黎联合国教科文……[详细]
101、李恭 (19011970)
  李恭(1901年—1970年),字行之,磐安镇尉家沟人。民国七年(1918),由地方保送江苏第三师范(今无锡师范)学习。与著名国画家钱松岩友谊甚笃。民国八年(1919),参加沪宁一带声援五四运动的活动。民国十一年(1922),任教于武山寥阳小学,开展平民教育,倡办夜校。民国十四年(1925)后,任教于甘谷及武山中学、兰州师范学校。民国十八年(1929)考入北平中国大学国学系,倾心于文字训诂音韵之学……[详细]
102、吴光杰 (18861970)
  吴光杰(1886~1970),字霖泉,肥东县湖滨乡六家畈人。8 岁入私塾读书,14 岁习艺于家设的糟染坊。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 年),经长兄吴中英引荐,先后入保定陆军幼年学校、保定陆军速成学校读书。宣统三年毕业后,任陆军部机关枪纵队排长。同年秋,武昌起义后,随部队至汉口,毅然加入革命军,在作战中负伤。不久,去南京任陆军部军械司科员,再任陆军部长黄兴的副官。民国元年(1912 年),由陆军部保送……[详细]
103、张寿臣 相声大师(18991970)
  张寿臣(1899年1月29日-1970年7月9日),小名双儿,评书艺名张豫华(拜师张诚润),相声大师,相声艺术第五代掌门人,兼评书演员,父张诚甫,评书演员兼说相声。十二岁在北京拜焦德海为师。一九七零年,七十二岁的张先生病故于天津。1899年,张寿臣出生在西交民巷小四眼井,五岁随父在隆福寺、护国寺等地说相声。八岁上学。十一岁时由于丧父,中途辍学,正式以说相声为业。十二岁拜焦德海为师,张的拜师为相声又……[详细]
104、吴科 (19281970)
  吴科(1928~1970年),又名吴登科,金山庵后人。幼年丧父,家庭贫穷,小学毕业便从事农业生产。1949年9月南靖解放后,吴科积极参加乡政府工作,任过金山乡治安委员、乡长、团支部书记。1953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担任乡党支部书记。8月间,庵后、水美民工在兴建石龟水圳、砌造涵洞时,突然山洪暴发,工程有被毁的危险。正在发高烧卧床的吴科,以惊人的毅力带领民工奋勇抢险,硬是用沙袋堵住洞口,确保水利……[详细]
105、陶保恒 (19081970)
   陶保恒(1908—1970年),汉族,融水乡罗龙村瘫底屯人,农民家庭。1926年考入融县县立初级中学,在校加入“融县革命青年社”,参加反帝、反封建军阀的--,宣传-活动。后考人广西第二高级中学,毕业后在融县盘安区小学任校长。1932年,考入桂林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在进步学者杨东纯、薛暮桥、朱笃一 (朱克清) 的教育指导下,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博览进步书刊。在师专期间,支持杨东莼校长的进步立场,敢……[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