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公元1944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44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191、沈侠 (19101944)
  沈侠(1910~1944),女,原名得如,字永安。泰兴市城北街人。烈士。民国25年(1936年)参加泰兴教师短训班学习。结业后,自办改良学校——启智学塾,意在启迪学生智慧,促进民族觉悟,还结合爱国主义和反封建礼教思想教育。她还用古人名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激发学生奋发学习,努力向上,做国家栋梁之才。还对贫苦学生免收费用,赠送书籍和学习用品,深得学生和家长好评。民国26年“七七”卢沟……[详细]
192、余子武 (19011944)
  余子武(1901-1944)国民革命军陆军第62军151师副师长号文波。男,1901年出生,广东台山人。1923年,考入北京政法大学,后入读日本东京政法大学。1926年,考入日本士官学校第20期学习。1929年毕业回国,随即入伍粤军。历任参谋、连长、营长、团长等职。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曾率团参加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屡立战功,获得第3战区的传令嘉奖。1939年7月晋升国民革命军陆军第62军151师……[详细]
193、岳泉玺 (19161944)
  岳泉玺,1916年生于内蒙古固阳县下湿壕乡后脑包村一个农民家庭。少年时期,因家庭生活贫困,只读了两年私塾即辍学务农。21岁那年,抗日战争爆发。次年,即1938年8月,李井泉率领八路军一二○师旅第七一五团和师直骑兵营一个连来到大青山组建起大青山支队,不久,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简称“总动委会”)晋察绥边区工作委员会在其家乡建立了动委会。在抗日潮流的影响下,岳泉玺于1939年参加了革命……[详细]
194、戴曙光 (19111944)
  戴曙光(1911~1944),射阳县通洋镇人。烈士。高中毕业后,到上海日本人办的同文书院学习日语。“九一八”事变后,组织上海学生赴宁-,被同文书院开除出校。不久,考取复旦大学。民国22年(1933年)五一劳动节,上海地下党组织爱国工人、学生、市民,在文化广场举行“飞行”-,戴曙光等青年学生于赴会途中被捕,在国民党的狱中、法庭上,他经受了严峻考验。后因证据不足,23天后被释放。同年秋,上海地下党组织……[详细]
195、梁琨 (19151944)
  梁琨(1915~1944年),字毓亭,武陟县北小段村人,出身农民家庭。1935年参加革命。1938年组织工人抗日游击队,任指导员。后任太行南区工委委员和修武县工委委员。1938年初,梁琨为了抗日,组织了抗日敌后援会和武陟县抗日宣传队(他担任副队长和指导员)。他带领宣传人员,奔走于城镇乡村之间,以演讲、写标语等形式宣传抗日救国道理。梁琨除以搞宣传工作外,还十分重视组织发展工作。他经常组织“民先”成员……[详细]
196、杨雅欣 (19151944)
  杨雅欣(1915~1944年),又名昌维,福鼎县贯岭茗洋半岭头村人,生于民国4年(1915年)7月16日。雅欣少时聪敏,民国21年因家贫而辍学。翌年随父去福州当筑路工。后因时局动荡随父返乡。民国23年,开始与中共地下党员、表亲王老五(浙江南宋洋人)在鼎泰、鼎平边界进行秘密革命活动,参与组织茗洋村民抗击劣绅张元记的斗争。民国25年春,参加鼎泰区游击队,任文书,继而担任鼎泰区青年团书记,不久加入中国共……[详细]
197、冯金荣 (18861944)
  冯金荣,字秀山,又名冯复,清光绪十二年(1886)出生于顺昌县大布乡,他少年好学,尤其爱习武功,后考进福建武备学堂,学习军事很有造诣,遂被输送到保定军官学校深造。清光绪三十三年,冯金荣由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回到福州,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外侮接踵而来,冯感到民族危机深重,立志投身革命,秘密加入同盟会福建支部,积极参与反清救国活动。当时,福州同盟会以组织合法的社会团体——桥南公益社,借办学、办报、组织救火……[详细]
198、缪谷稔 (19051944)
  缪谷稔(1905~1944),又名青裳,化名李念慈、陈一鸣。江阴申港缪家垫人。中共早期党员,烈士。14岁到常州当学徒。民国15年(1926年)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又加入中国国民党,担任国民党武进县党部执行委员兼商人部长。民国16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四一二”-政变后,曾回申港暂避,两月后返常州,在《中山日报》、《武进商报》上撰文,抨击国民党右派镇压人民的罪行。同年冬,回到申港,以小学教师身份……[详细]
199、游仕桢 (18651944)
  游仕桢(1865~1944年)原籍江西南城,清末秀才。中年以后,定居建阳县城,专事医药,为人诊脉治病,不计报酬,是民国时期建阳的著名中医师。仕桢自办人和堂中药店,出售中药材及自制丸、丹、散、膏等成药,质优价实,尤以参茸桂附丸著称。什桢诊病,望、闻、问、切四诊俱到。开方后还吩咐煎服方法,加何引子。如本堂缺少药味,从不肯改代用药,嘱病家往别处补购。他不计较酬金,贫困人家欠交诊金,再次请他出诊,从不拒绝……[详细]
200、刘甫成 (19101944)
  刘甫成(1910~1944),柏山乡柏山村人。幼年家贫,终年靠下煤窑维持生活。1930年,为争小煤窑开采权,发动群众与当地恶霸进行说理斗争,赢得了乡亲的信任。1937年元月,共产党员刘聚奎从北平返回柏山进行革命活动,刘甫成在刘聚奎的教育帮助下,于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柏山村党支部书记。1938年,日军侵占博爱,群众生活十分困难,刘甫成提出了“借大户”,在开明绅士刘传周的带领和支持下,向大……[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