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公元1910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10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吴天成(1858-1910),字爵五,威远县镇西镇人,父亲早亡,母亲通晓诗文,督促子女学业甚严。4岁即读《千家诗》、唐诗,8岁能做诗文,19岁就以勤学砺行知名乡里。1888年中举,次年赴京会试,对策礼闱,时中法战争之后,他侃侃而谈中外大事,被认为是当今贾谊。后因犯讳除名,回乡执教。1897年,受任盐源县教谕,任期中,他改革教育制度,不收学生进见礼,深入山谷野岭,调解彝民纷争,深得盐源人敬重。190……[详细]
32、余诚 (18841910)
  余诚(1884─1910),又名仲勉、淑潢,字简斋,号思父,张家畈人。1902年县试名列前茅,次年中副贡,就读于武汉。1904年留学日本。1905年秋,在东京加入中国同盟会。孙中山派其主持湖北盟务。后回武汉与刘静庵合作以“日知会”会址为活动基地,发展同盟会员,并深入黄冈、麻城等地倡导改良教育,发动群众剪辫,动员妇女放足。1906年春,为中国公学募款,并与刘办留东预备学校,亲自执教。同年秋,湖南萍醴……[详细]
  吴兆泰(1851—1910),麻城人。清光绪二年(1876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补河南道监察御史。吴兆泰文才卓越。光绪乙亥年,吴兆泰参加乡试,湖广总督张之洞系宗师,当看到吴兆泰卷中“半江之孤月空悬,鹜音已杳;一世之雄风安在,铜雀全飞”时,连声赞叹:“英雄气概,江楚奇才!”任职期间,吴兆泰目睹了“庚子之变”后国势衰危的重大危机,先后多次上 书,力谏倾全国之力兴办北洋水师。光绪十六年(1890年)浑……[详细]
  陆元鼎(1839—1910),字春江,号少徐,清仁和(今杭州)人。同治十三年(1874)进士,被朝廷以知县任用,历任江宁知县、泰州知州、江苏粮储道、江苏布政使、湖南巡抚、江苏巡抚、漕运总督等。他在任泰州知州时,组织疏浚城河,整修里下河水道,续修范公堤,建斜丰港,使泰州、东台两境一时无水患。任江苏巡抚时,严禁-,察核吏治,整修塘圩,修筑道路,并多次上疏论及治国之策。在处理对外事务上,坚持维护国家主权……[详细]
  陈荣安(1828—1910)名卓干。大乡古万村人。曾任团总。宣统元年(1909年),县成立咨议局,知县尹正举勾结众乡绅,藉办新政之名加捐加税,横征暴敛,民不堪其苦,公推陈荣安为首出面组织崇正团,提出“抗捐税、解民悬”反清抗税的口号。连城、永业、归义和苍梧广平,广东泗沦、加益、罗镜等地群众闻风响应。宣统二年五月,万多人云集古万插血盟誓,在古万顶建立大寨,武装抗争。县当局以陈荣安图谋不轨,“自立为崇正……[详细]
  梁鸿翥(1842年~1910年),号与夔,清光绪癸未科(1883年)进士,选庶吉士,是三水县第一位翰林。翰林院散馆后,翥被授四川省盐源县知县。该县民贫地瘠,尤多争讼,且当地少数民族经常发生械斗。翥到任后,实行兴教化,饬胥吏,息夷争,清积狱,邑境遂得太平。去任之日,绅民攀辕送至数十里,又以彩红挂轿,并请留靴于清官亭纪念。光绪十六年(1890年),翥因母丧返回原籍。服孝期间,在广州设馆授徒,培植人才甚……[详细]
  黄大华(1855-1910),亦名大受,字伯子,号鞠友,金牛西畈(原属鄂城)人。早年丧父,赖母培育,成年后教私塾。1888年中举,次年取进士,分发浙江,历充浙江4交次乡试同考官、1次武乡试受卷官。后历署该省西安、德清、钱塘、鄞县、仁和、黄岩、诸暨等县知县。期间,曾兼任杭、严二州漕运守备,因勤于政事,成绩斐然,保升知府,钦加盐运使衔 。1909年任浙江省咨议局议案审查委员会委员。从政之余,钻研经史,……[详细]
38、雷钟德 (?~1910)
  雷钟德(?~1910)字仲直,一字禹门,安康县人。同治八年(1869)中举,同治十年中进士,此后六年内任过庶常、编修、收掌等职。光绪三年(1877)以亲老截取同知分发四川,光绪五年题补理番直隶同知,川西为汉藏杂居地区,民俗复杂。雷钟德到任后倡修书院,自任讲席,传播文化,薰陶民风。有金二-闹事,率众涌入厅署,官吏失色。雷钟德挺身而出,晓以利害,众感泣散去。不久,调任忠州篆,光绪九年移署石柱厅,同年,……[详细]
  何彦升(1860~1910.8),乳名恬生,字秋辇,江苏省江阴县人光绪十五年(1889)副贡生。潜心好学,亦能文章,兼通列国语言文字,曾作为参赞出使俄国。回国后历任直隶按察使、甘肃布政使、新疆巡抚等职。其父何廉舫在曾国藩门下任职,曾任清同治吉安知府、江阴太守。其家富藏书,何廉舫建壶园时,中有精舍作藏书楼。何氏藏书从何廉舫开始,中间经其子何彦升、孙何震彝递藏,至民国时期藏书达四万余册,后来由于何氏家……[详细]
40、金造 (?~1910)
  金造( ?——1910),字谊堂,清末金县(今榆中县)金崖寺背后村人,牧童出身。其父金永清原在兰州横街子(今静宁路)粮店当店员。光绪元年(1875年),适逢左宗棠西征路过兰州,遂携子入伍,随湘军去新疆。金造身材魁梧,力大无敌,被任戈什(副官)职。在一次与俄、英侵略军的战斗中,金氏父子因保护慈禧太后一侄女有功,被召见于北京。后金造被派往银川,永昌等地任高等武职。1900年,八国联军事起,他奉诏偕马福……[详细]
  吴沃尧(1866-1910)近代小说家。字小允、茧人,后改趼人,笔名我佛山人。广东南海人。出身于没落仕宦之家。1886年左有居上海,入江南军械制造局为各报撰写小品文,同时为梁启超主办的《新小说》撰稿,曾先后发表《九命奇冤》、《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作品。后一度客居京津、山东及远游日本。1897年主编《字林沪报》副刊《消闲报》。1904年任美国人所办《楚报》主笔。后因参加反美华工禁约运动而辞职返沪。……[详细]
  毛班香(1841~1910)名经畴,字班香,汉诗之子。中秀才后,即立志从事教育事业,嗣后代父授徒讲学。在教学思想上,他服膺关学创始人张横渠的主张,认为学以变化人的气质,提出“持身用诚,居敬应物”,作为培养学生的目标。在教学方法上,他因材施教;在学习方式上,坚持以自学为主,先生着重指导学生精读深思,解答疑问,使其借助已知,探求未知。所读的书,可以自由选择,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毛班香不以儒家经典为……[详细]
  董常义(1847~1910),字宜斋,知堡乡南知堡村人。清光绪三年(1877)大饥荒,多次徒步西安、北京贩卖字帖糊口。目睹百姓苦难和世俗败坏,乃筹建“长灯”、“舍茶”、“同善”三个善会,从事各种善举,如掩埋劫后白骨,炎天施舍茶水,收集、焚化字纸,修路补桥等。自编《荒年歌》等劝善歌词30首,分上下两册刊印。每遇远近赛会,必徒步前往,当众宣讲演唱。慈禧太后避乱西安时,赐董为“宣讲生”。光绪三十二年(1……[详细]
  李丹麟(1840~1910),字仁薮,号星阁,清博罗下村人。1884年(光绪十年),以县丞候补于福州,闽浙总督何璟委任丹麟办理澎湖南路粮台事务兼总查。璟降职后,丹麟请假返家。1891年(光绪十七年),随惠州知府杨霁之弟杨儒出使秘鲁,被保举任知县。回国后,因母死返家。随后游历欧洲,途经安南、暹罗、南洋群岛再至美洲。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在福建谒选,任永定知县,调任宁德知县,均为地方人民称颂。……[详细]
  李雨春(1837—1910),宝堰镇人,为丹徒县拥有近百万资产的商业巨子。清咸丰年间,创建铭记酒行。数十年行薄利多销、保质保量之方针,酒行不断发展壮大,名噪-,极盛时期年营酒近40万担。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在欢庆花甲时,向亲友庄重宣布告退,铭记酒行由其子李培田接管,自己则留意于慈善事业,并购置新屋,悬“务本堂”匾额,要求子孙铭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的古训。清光绪二十五年,江南大旱,民生……[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