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公元1903年出生的名人介绍(11)

公元1903年出生的名人介绍(11)

151、李黎明 (19031984)
  李黎明(1903~1984),原名李顺平,曾用名王安成、黎民、黎明,海南琼山县(今属海口市)红旗镇福坡村人,1903年出生。1922年李黎明小学毕业后,考入广东省立第六师范学校(今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26年10月,李黎明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6月,李黎明回乡参加建立中共党支部,组织武装打击土豪劣绅。9月李黎明任琼山县第十区武装后备队指挥员,后调任中共琼山县第十区委员会宣传委员。因斗争环……[详细]
152、冯兰洲 中国科学院院士(19031972)
  冯兰洲,(1903.8.24-1972.1.29),昆虫学家。山东临朐人。1929年毕业于山东济南齐鲁大学医正科,并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授予的医学博士学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教授、所长。确定了我国疟疾和丝虫病的主要蚊虫媒介,并对媒介白蛉传播黑热病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为防治我国主要的寄生虫病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参与拟订了《寄生物学名词》、《无脊椎动物名词》、《昆虫学名词》、《蜱螨学名词……[详细]
153、王维纲 (19031984)
  王维纲(1903-1984),河北省磁县辛庄营乡王庄人。生前担任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副院长,是我国司法战线著名的领导人。生平大事记1923年考入河北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学生时代即投身革命活动。1925年毕业后回到家乡,任小学教员、校长等职,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93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党支部书记、区委书记,中共磁(县)(临)漳中心县委组织部部长等职。建立党的秘密组织,发展党员,掩护同志,壮大革……[详细]
154、冯圣法 (19031957)
  冯圣法(1903年—1957年),浙江诸暨人,又名森法。国民革命军第九编练司令部副司令官。黄埔军校一期毕业。人物经历1925年起任黄埔军校教导团排长、区队长。后任国民革命军第1旅团政治指导员、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少校参谋、国民革命军第十八军11师上校团长、国民革命军第5军88师26旅523团团长。1933年10月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师262旅旅长。1935年4月晋升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冯圣法将军(右……[详细]
155、周先庚 中国实验及应用心理学的奠基人(19031996)
  周先庚(1903—1996),中国实验心理学家。1903年8月3日生于安徽省全椒县。1916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理工科,1924年毕业。1925年~1930年留学美国斯坦福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及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北京大学心理系教授。1938年—1948年兼心理系主任。主要的研究工作为汉字心理的实验,成果连续在美国实验心理学杂志上发表。生平简介周先庚,实验心理学家,教……[详细]
156、方石波 (19031931)
  方石波,字彩壁,又名宗琅,县时雍团上庙村(今山溪乡)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生。民国12年(1923)秋,考入长沙公益职校。次年转入省立第一职业学校,曾书“古今皆我友,天地亦吾庐”以示抱负。民国14年五卅惨案后,长沙爆发反帝-,方积极参加--,参加--。署假前,经陈树华介绍,加入国民党。8月,经肖三介绍加入共青团,翌年春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共党员。其间,在旅省新化学生会主办的《新化》期刊上,陆续……[详细]
157、毛万里 (19031982)
  毛万里(1903—1982),浙江江山人,毛人凤的胞弟。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第八期,后任国民政府国防部保密局中美联合办公室少将主任。与籍贯江山的军统人员戴笠、毛人凤、毛森并称“三毛一戴”。后逃到台湾,毛万里到台湾后先后担任过国防部保密局内湖训练班副主任、中美联合办公室主任。1966年3月17日,国民党为纪念戴笠逝世20周年,着手编撰《戴雨农年谱》,毛万里就被打发去编书了,编到1978年才算完成。19……[详细]
158、李咸清 (19031935)
  李咸清,奶名牛矮子,1903年10月出生在余江县高公寨乡鸿鹤嘴村一个雇农家庭。父亲李海春,靠租种地主几亩田为生,膝下有四子,咸清排行老大。童年砍柴、放牛,到17岁便给地主打长工,挑起家庭生活重担。1928年7月间,黄道到贵溪县周坊秘密开展革命活动,鸿鹤嘴与周坊仅一山之隔,消息很快传到了李咸清的耳朵里。饱受豪绅地主压迫的李咸清,犹如从黑夜里见到了光明。他几次晚上翻山越岭摸到周坊,终于通过亲友关系在乐……[详细]
159、杨学哲 (19031930)
   杨学哲(1903~1930),又名杨新培,海南万宁县(今万宁市)万城镇后朗村人。1903年杨学哲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父亲杨之耀,母亲欧氏。他家兄弟5人,1个妹妹,他排行第三。杨学哲家境清贫,父母亲仅靠租种地主薄田,挣得微薄收入,养育兄弟妹6人。由于家中人口多,耕地少,生活难以接济。20世纪20年代,杨学哲的二叔父以行医为业,在长定墟开设中药店。杨学哲8岁时,跟随其二叔父生活,一边当药童,一边读私……[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