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公元1872年出生的名人介绍(17)

公元1872年出生的名人介绍(17)

161、王广龄 (18721916)
  王广龄(1872—1916年)南海金沙下安王家村人。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19岁时到日本警监学校留学,毕业后回国,民国元年(1912年)任云南省警察总办。3年调北京军政府任职,翌年调回广东,任广东省警察厅厅长。王广龄积极支持孙中山北伐,而为时任广东省省长的军阀龙济光所忌恨。5年4月,在海珠(广州长堤)召开的省高官会议上,王广龄被龙济光派人暗杀,时年43岁。历史上称“海珠会议事件”。……[详细]
162、黎兆枚 (18721922)
  黎兆枚(1872~1922)又名师义,化名肃清,宁乡人,清同治十一年(1872)生。光绪二十六年(1900)在南京秘密参加兴中会,以“同心协力,兴汉灭清”为号召,策动武装起义。事泄后网乡匿居。宣统元年(1909),考取甘肃省司法署书记官。1912年3月,协助新军督练所总参议黄钺,在甘肃秦州举行起义成功,任省临时军政府军政司副司长。1915年谋刺拥护袁世凯称帝的湖南都督汤芗铭未成,入狱后数月获释。1……[详细]
163、严子均 (18721931)
  严子均,号义彬,浙江慈溪人,严信厚之子。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继承父业经商,在上海开设源吉、德源两钱庄。严子均,与当时上海道蔡乃煌往来密切,并承办源通海关官银行,商务发达。后在北京、天津、河南、汉口、广州、福州、香港、汕头、厦门、杭州、宁波等地有很大的商务事业。光绪三十四年,任源通官银号董事。宣统元年(1909年)选为上海商务总会第五任协理。同年,任上海龙章机器造纸公司协理,上海内地自来水厂……[详细]
164、范之杰 (18721957)
   范之杰(1872—1957)别名范询炎,字俊臣(一作俊丞),又字公,别号历山农。济南市人。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任翰林院编修。1911年任山东高等学堂校长。1915年后历任江西高等检察厅厅长、湖北高等审判厅厅长、黄河水利委员会专门委员兼代总务处长。1956年为上海文史馆馆员。擅长书法,为民国以来“苏体”大家。著有《苏东坡生平》《易经注解》《范氏书法》《诗集》等。……[详细]
165、史炎之 (18721920)
  史炎之(1872—1920年)字志和,寿县人。18岁中秀才,22岁考入保定高等学校。毕业后南游,谒孙中山先生,后加入同盟会,被分发在北方宣传革命。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他单身奔走,历经燕、豫、晋、秦等地,遍访同志。至西安,会晤同学杜仲甫等,积极进行革命活动。辛亥革命时,参与柏文蔚戎幕。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任南京讲武学堂教官兼军需。9年,目睹军阀横暴,外侮日亟,忧愤成疾,卒于家。……[详细]
166、许椿亭 (18721927)
  许椿亭 (1872—1927)字耀山,原名许仁德。临朐县下五井村人。1910年(宣统二年) 山东省高等农林学堂毕业留校任教。1918年任山东省立蚕丝劝业场养蚕部技士。1925年任临朐县女子蚕校校长。他一生潜心研究桑蚕生产,主要著作有《蚕丝韵言》《续蚕丝韵言》《鲁桑述》《中国实用蚕论》《养蚕浅说》《栽桑》等。……[详细]
167、刘克平 (18721948)
  刘克平(1872—1948),字志岑,东昌府区城内人。1904年任聊城农村学堂代理庶务长。1924年任聊城正神商业学校校长。1928年北伐军攻占聊城,被民众推荐为聊城县长。1945年任聊城参议长。幼喜书法,初学欧体,继学魏碑,悟得名家之神,自称一路。其书端庄工整,钢健不折,笔力遒劲,挺拔清癯。清末民初与顾逢臣、戴介石共称为聊城三大书法家,被书画界称为“聊城三臣”。1948年病故。……[详细]
168、王振汉 (18721926)
  王振汉(1872—1926),原名王淑德,又名贞姑,女,绍兴柯桥镇人。清光绪十四年(1888)与徐锡麟结婚,支持徐奔走革命。与秋瑾等志士结识,加入光复会,并改名振汉。三十一年冬,随徐锡麟赴日。次年12月到安庆,帮助筹备起义。皖案后,被清政府通缉,往日本。民国成立后回绍兴东浦。1914年徐锡麟所办热诚学校遭火焚,将抚恤金2000元银悉数捐赠,重建校舍。由于逃亡期间伤感过度,致双目失明。……[详细]
169、张大宗 (18721925)
  张大宗(1872-1925) 字栋臣,祖籍苏州阊门,明末清初迁至蔷薇河畔,传至第三世,移居现小伊张庄。大宗受朝野尚武风气影响,自幼习武,终日与弓、刀、石为伴,并悉心背诵《武经》等应举科目。光绪十九年(1893)秋,大宗与二哥大标在南京乡试同榜中举。翌年春,北京殿试,大宗被“钦定一甲第二名”榜眼,授振威将军,诰封三代为武显将军,正室均诰封为夫人。大宗奉旨祭祖回京后,任二等侍卫,把守皇宫。光绪二十六……[详细]
170、白养珍 (18721934)
   白养珍(1872—1934) 又名白阳珍,南梁乡荔原堡村人。民国十七年(1928)陇东大旱,饥民铤而走险“吃大户”,白养珍主动为大家出谋划策,勇担重任,深得乡邻敬重。刘志丹在南梁建立革命武装,白养珍打探确认游击队是穷人的队伍后,就在群众中广为宣传。民国二十二年(1933)十一月,张策、-到南梁创建革0据地,常常落脚白养珍家里。耳濡目染以及张策等人的培养,使年已花甲的白养珍走上了革命道路,任金岔沟……[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