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公元1670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公元1670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张竹坡(1670—1698年)名道深,字自德,号竹坡,是清代著名文学评论家。竹坡幼年聪明好学,以博闻强记闻名乡里,他发奋进取,才识过人,恃才傲物曾以帝师国相自许。康熙三十四年,26岁的张竹坡开始了他一生最重要的事业点评-一书。他共写下了十几万字的评论,为中国的文学理论留下了一分宝贵的遗产。张竹坡死后,被葬在紫金山北,墓地有石人、石马,主墓前有神道碑,但皆毁于“0”。1985年该墓迁于紫金山东坡梨树……[详细]
2、喜塔拉·迈柱 清朝大臣(16701738)
  迈柱(1670—1738)喜塔拉氏,满洲镶蓝旗人,清朝大臣。镶蓝旗满洲人。人物生平清康熙末由笔帖式授国子监助教,累迁为监察御史。雍正三年(1725)署理江西巡抚,任内积极实施摊丁入亩、耗羡归公及官给养廉银等各项改革。五年,擢湖广总督。在当地推行改土归流,将永顺、保靖、桑植、容美等土司改为州县。裁施州、大田2卫所,置施南府,下辖宣恩县、来凤县、咸丰县、利川县四县,设兵驻守,强化清朝对湖广地区之统治。……[详细]
3、魏荔彤 (1670~?)
  魏荔彤(1670—?)清代医家。字庚虞,号念庭、怀舫,河北柏乡县人。早年攻儒,并颇有发展,任职至漳州知府、崇明兵备道等。中年患痿痹疾,更潜心医学,遂成饱学之士,医学上著述亦多,有《伤寒论本义》、《金匮要略本义》行于世;另有《素问通解》、《灵枢经通解》,惜未见流传。荔彤博学,嗜古,著述甚多。通易理,有《大易通解》。又因医易一家,故兼通医理,有《伤寒论本义》、《金匮要略方论本义》。荔彤亦工诗词曲,据四……[详细]
  阿灵阿(约1670—1716)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钮祜禄·遏必隆第七子,清朝大臣。初任侍卫,兼佐领。康熙二十五年,袭一等公,授散秩大臣,擢镶黄旗满洲都统。阿灵阿女兄,上册为贵妃,皇十子母妃(孝昭仁皇后的妹妹温僖贵妃)。贵妃薨,殡朝阳门外,阿灵阿举家在殡所持丧。与兄法喀素不睦,欲致之死,乃播蜚语诬法喀。法喀以闻,上震怒,夺阿灵阿职,仍留公爵。寻授一等侍卫,累迁正蓝旗蒙古都统,擢领侍卫内大臣、理藩……[详细]
  衮布扎布(约1670~1750)出生于乌珠穆沁右翼旗亲王苏达尼之弟、协理台吉敖达利家。衮布扎布精通蒙、藏、印度、满、汉文,是当时着名的历史学家和翻译家。约1710~1740年,衮布扎布在北京西夏文学校任总管期间,编写蒙古史书《恒河之流》和语言学方面的书籍,同时培养翻译人才。蒙古史文献中称他为“藏学首领安班”。1737年,衮布扎布同毕力衮达来、阿毕达等合作编写的翻译《丹珠尔》的工具书《印藏语简明经书……[详细]
  李世孝(1670~1733),字虞徽。镶红旗汉军人。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由盛京刑部员外郎出任梧州知府。李世孝在任职期间,颇有政声,对梧州府治政有所兴创,并振兴文教,特别能体恤民情,关心民众疾苦。康熙四十九年,李世孝在梧州城东门外、光孝寺西建药王庙,设方施药。后重修天后庙,建社仓,在城东门外建中流砥柱坊,以壮观瞻。梧州茶山书院,原是知县刘以贵创建但一直无固定产业供诸生员费用。 康熙五十一年……[详细]
  郑克塽(1670年8月13日—1707年9月22日 ),幼名秦,人称秦舍,字实弘,号晦堂,郑经次子,郑成功之孙。康熙二十年(1681年)郑经及陈永华相继去世,重臣冯锡范联合郑经从弟等人发动政变,刺杀监国郑克臧得逞,立年仅十二岁的郑克塽为延平郡王。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朝水师提督施琅于澎湖海战大破郑军舰队,攻占澎湖,郑军主将刘国轩逃回台湾。冯锡范遂劝说郑克塽降清。七月初五,冯锡范命郑德潇……[详细]
8、嵇曾筠 清朝文华殿大学士,清朝兵部尚书(16701738)
  嵇曾筠(1670—1738)清代官员、水利专家,。字松友,号礼斋,江苏无锡人。康熙四十五年进士,历官河南巡抚、兵部侍郎、河南副总河、河道总督、文华殿大学士、吏部尚书、浙江巡抚、总督。有《防河奏议》、《师善堂集》。曾筠在官,视国事如家事。知人善任,恭慎廉明,治河尤著绩。用引河杀险法,前后省库帑甚钜。曾筠在官,视国事如家事。知人善任,恭慎廉明,治河尤著绩。用引河杀险法,前后省库帑甚钜。第三子嵇璜,亦由……[详细]
9、王每 (16701742)
   王每(1670—1742),字石承,又字韫辉,号石和,清代盂县芝角人。王每一生在情操、教育等方面有许多独特见解,在古文研究及古文创作上成就突出。王每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籍太原,明初从并迁盂,至他历经十二世。二百余年中,王氏宗族中取得科名及功业者不可胜计,他一家父子两代共14人,其中1名进士,8名举人,5人做过知县,2人进入翰林院授职,可谓“青衿之士益众,取科名宦游者相望”。 王每从小酷爱读……[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